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中國古代建築 >> 鄉村古建盲目翻新成破壞:古壁畫上抹白灰另作畫

鄉村古建盲目翻新成破壞:古壁畫上抹白灰另作畫

日期:2016/12/14 21:36:23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
 古村裡有1000多年歷史的古廟遺址,搖身一變,成了一座嶄新的廟宇,這讓喜歡拍攝古建築的市民杜先生有些郁悶。日前,杜先生致電本報,反映了這一情況。帶著疑問,記者走訪京郊多地,發現此類古建築遭“塗脂抹粉”的現象並非個例。不少村莊在維修古寺廟、古民居等建築時,盲目求新,對古建築帶來一定程度的破壞,這種“破壞式”維修,直接導致古建不古,真文物變假文物。

  搞旅游

  古廟遺址建新廟

  “真沒想到,上千年的古寺廟遺址,居然就這麼被破壞掉了,真是太可惜了。”盡管時隔多日,但提起當日看到的情景,市民杜先生還是連連感慨。杜先生是一位攝影愛好者,尤其喜歡拍攝古建築。郊區一知名古村,因為留存多座古廟遺址,成為他每年都要去采風的地方。前幾天,杜先生再次來到村裡采風時發現,一座有著1000多年歷史的火神龍王廟的遺址上,居然建起了一座嶄新的寺廟。

  記者來到這個村探訪,發現讀者反映的這座新修廟宇,嶄新的牆壁和磚瓦與周邊環境很不協調,尤其是寺廟的院子裡還有一棵數人合抱的大樹,虬枝屈曲盤旋,樹干飽經滄桑,愈發襯得寺廟太“年輕”。

  當地村民稱,寺廟的原址上原本是幾面坍塌的磚牆,當年的古廟已經沒有成形的建築。去年春節期間,上面來人視察後,給村裡撥了一筆修繕寺廟的款項。去年6月,在古廟的遺址上開始動工修建,前幾天請了幾名僧人前來開光,准備開門迎客。

  “古廟遺址上建起這座新廟後,那種歷史滄桑感一下子就沒了。”杜先生遺憾地說。

  不懂行

  盲目翻新成破壞

  此類維修、翻建不當,造成文物風貌受影響的現象在京郊農村多地都曾發生,重要的原因是維修者對古建築“不懂行”,施工方在施工時盲目求新、求快。

  記者日前在京東某村采訪時,正遇到該村修復古建。在施工現場,記者親眼所見,工人用白灰在殘存古壁畫的牆壁上塗抹。當地工作人員稱,這是一座清代古建,上面的壁畫大都殘缺不全,抹上白灰後,將請畫師另行作畫,這樣不但“省事,畫出來的還是新畫,更漂亮”。

  據了解,由於不懂行和節省成本的考慮,不少村在修復古建時,並沒有按照文物部門的要求,聘請專業的施工方。低價聘請的施工方往往缺乏修復古建的相關資質,致使不少古建遭受“破壞式”維修,造成古建築當時獨有的繪畫、建築等藝術和歲月賦予的“古”味兒,被白灰、水泥和鋼筋破壞掉,好端端的古建築成了假古董。

  專家說

  古建修繕得講究

  對於修繕古建築有何講究,發展旅游與保護文物如何有機結合,不少專家也給出了建議。

  中央美術學院壁畫修復專家趙胥表示,對於壁畫修復,一定要杜絕在原畫上下筆,只能在畫面殘缺的地方補畫,原畫只能做清理灰塵的處理。在原畫上抹白灰另行繪制,無疑是一種極大的破壞。

  清華大學建築學院的郭教授在接受采訪時表示, 在遵循文物保護原則的前提下,可適當對古建做些復原,將景觀功能與游覽需求相結合。但要注意,對於一些遺址類文物,人們要看的是原汁原味的東西,而不是花大價錢翻建出來的一些假古董。古建維修、遺址重建,要以保護歷史、保護建築本身為出發點,不能為了商業利益,使維修變成了破壞。

  京郊日報記者宋佳音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