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中國古代建築 >> 杭州十年間從拆遷工地搶下百余處歷史建築_中國文物網-文博收藏藝

杭州十年間從拆遷工地搶下百余處歷史建築_中國文物網-文博收藏藝

日期:2016/12/14 21:30:27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


  杭州的厚重,眾多的歷史建築就是很好的空間載體,青瓦檐、白磚牆、石板路,它們承載著杭州的氣質和靈魂。一組數據,也許正說明了杭州在保護歷史建築上做出的努力——10年來,通過歷保工作人員、專家、志願者、熱心市民們的共同努力,杭州從拆遷工地上共搶下了百余處歷史建築。
  這是怎麼做到的?歷保辦的工作人員感慨萬千,有時就是“爭分奪秒”。
  例如與胡雪巖故居隔街相望、與汪宅隔牆相鄰的靴兒河下6-3號。這座建於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老宅,主體建築坐東朝西,三開間二層,青磚清水,立面外牆上有規律地鑲嵌著紅磚,頗具特色。
  這間老宅當年曾為益元參號舊址的倉庫。創設於清朝鹹豐四年的益元參號,為張同泰老板張氏所開,以出售純野山參著名,執杭城參燕業之牛耳。靴兒河下6-3號建築在當時就是益元參號的一個倉庫,專門用來堆放參茸燕窩等。
  就是這樣一個有故事的老宅,當年差一點點就“慘遭不幸”,被列入了工具廠的搬遷地塊。慶幸的是,歷保辦的工作人員及時趕到,進行現場勘查,將情況緊急匯報給了規劃部門。在邀請相關專家討論、確定該建築具有重要的歷史文化價值之後,馬上將其列入了擬保護名單。最終,經市政府批准公布成為杭州市第四批歷史建築之一。
  從拆遷工地上“搶”出來的歷史建築,還包括橫吉巷1、2號,橫吉巷3、17、19號,望江路220、222、224、226號等傳統院落式民居。
  細細數來,為了保護杭州的歷史建築和歷史街區,歷保辦已經做了很多。小河直街、孩兒巷98號、南宋御街、五柳巷、大兜路……杭州市公布的歷史建築保護名單,如今已經延續到是六批了,已經有336處歷史建築得到了妥善的保護。其中,更有29處升級為文保單位,比如浙江展覽館。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