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中國古代建築 >> 山西官方首度承認古建築大量失修,國家將支援

山西官方首度承認古建築大量失修,國家將支援

日期:2016/12/15 1:20:39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

 在山西省文物局網站看到一篇報道《張復明副省長就山西古建築保護專程拜會國家文物局》,文中傳遞了幾處很好的信息,引用過來做一番解讀。

 

    一、文中提到山西古建“截止目前,仍有73%以上存在不同程度的險情”,這是我首次看到山西官方承認古建大量失修,正視問題是解決問題的第一步,很高興能看到這個進步。

 

    根據前後文,這個“73%以上”指的應該是元及以前的早期大木作,這個數字和我實地尋訪所見差不多,還是比較客觀的,山西三普有古建築2,8萬處,其中早期大木作僅400~500處,文物價值最高的這部分尚且如此,明清建築的處境更是可想而知。

 

    73%以上失修,狀況尚完好的這27%中,國家局的南部工程修了一部分;民間老鄉集資修了一部分;還有一部分是原使用單位退出較晚,狀況尚好。把這些因素刨去,這些年山西省、市、縣各級財政投資修繕的古建築太少了,有些縣我沒有見過一座近一二十年縣財政投資修繕的古建築,長期一貫的低投入以至於今天積累成了巨大的問題,文物大省,卻不是投入大省。

 

    二、報道中提到:勵小捷局長表示“到‘十二五’末,第一至六批國保的險情排除率要達到100%,山西國保瀕危文物今年要做好規劃,從明年起將予以大力支持”。這句話的意思是國家要把山西的所有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全部修起來嗎?這可是件大好事。

 

    國家把山西的國保單位全修起來,這是國家對地方史無前例的支援,也只有山西才有這個待遇,這與一年多來民間的積極呼吁是分不開的。

 

    山西有國保270余處,全國第一,國家把這部分管起來已經是浩大的工程,但三普山西有古建2.8萬處,國保不足1%,余下的99%要麼靠政府,要麼靠民間,完全靠政府顯然是不現實,寄望民間公益能更多地助力山西古建搶救。

 

    前幾年國家局在山西搞了南部工程,但覆蓋面較小,只覆蓋山西的長治、晉城、運城、臨汾四市,不僅要求是國保單位,還得要求是元以前的古建築。如今勵局長這個表態看樣子是要把國家投資修繕的范圍擴大到山西所有國保單位,這可是巨大的進步。

 

    第七批國保大概也快公布了吧,估計會有大量失修古建進入國七,勵局長加油,把國七也都修起來吧,功德無量。

 

    國家已下決心把國保維護好,如果山西省能把省保維護好,各市能把市保維護好,各縣能把縣保維護好,那山西的失修古建問題豈不解決了大半?

 

    三、報道最後提到:“在談到對古建築維修、利用問題時,勵小捷局長指出,要把維修與利用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按“共建共享”的原則,動員全社會力量參與,特別是在利用上,只要不違反國家法律和國家政策都可先行先試,並提出了指導意見”。

 

    我個人非常同意勵局長的觀點,古建築不應保成死文物,更不應該拒絕合理利用,建築與人文密不可分,合理使用不會危及建築安全。

 

    但對於大部分山西的鄉村古建來說,由於地處偏僻,無開發利用價值,難以走“共建共享”的路,只能靠真金白銀的投入,這個投入無論來自政府還是來自民間,皆無法取得回報。只是希望這些廟一旦修好之後不要拒絕使用,把它還給老鄉,山西民間對寺廟很重視,一旦能使用肯定能恢復香火,讓古廟重新融入民間。

 

    四、網絡輿論和媒體共同推動了一年多,山西文物保護的春天即將來到。大量古建失修是政府欠下的賬,這個賬如何還?一方面通過民間監督督促政府盡快還,另一方面民間也需自救,山西古建太多,完全依靠政府也不現實,希望民間的文物保護基金能盡早設立,官民合作,共同把這個欠賬還上,讓這些寶貝能夠流傳下去。

附報道原文

 

張復明副省長就山西古建築保護專程拜會國家文物局

 

  2013年3月29日,張復明副省長率省政府及省文物局有關人員就落實省政府與國家文物局簽署的戰略框架協議和山西木結構古建築搶險拜會國家文物局。會見中,張復明副省長與國家文物局勵小捷局長進行了熱情友好的交談,並就山西的木結構建築保護交換了意見。


  張復明副省長代表省政府對國家文物局長期以來給予的關心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謝。他說,山西是文物大省,文物資源豐富,古建築不僅數量巨大,且時代連續,品類齊全,構成中國古建築史上獨一無二的標本體系,尤其是元代以前早期木構建築占全國同期木構建築存量的75%以上。但由於山西古建築量多面廣,受自然、歷史、社會等多方面的原因,其保存現狀不容樂觀,截止目前,仍有73%以上存在不同程度的險情,其附屬的彩塑壁畫都存在各種病害。其中瀕危古建築占總量的8.4%,如再不盡快采取人為干預措施去搶救、去保護,在不久的將來可能就會消失。省政府有責任將其保護好、管理好、利用好,“十二五”期間我們將做好基礎工作,加強文物保護項目建設,加大隊伍建設,強化能力建設,在國家文物局的大力支持下,將山西的文物工作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

  勵小捷局長在講話中說,山西是名副其實的文物大省,無論是文物的存量,還是文物的價值,都位居全國前列。近年來,在省委、省政府的領導下,山西的文物保護工作取得了顯著成績,創造了很多成功經驗。國家文物局也一直十分重視山西的文物保護工作,先後建立了山西南部早期木構建築保護專項和彩塑壁畫保護專項。保護好這些祖先留給我們的文化遺產,不僅是山西的責任,也是國家的責任,更是國家文物局的責任,我們將會一如既往地全力支持山西的文物保護工作。

  在談到山西瀕危木架構建築保護時,勵小捷局長表示,“十二五”期間,我們將繼續扎實執行全國文博事業發展規劃,到“十二五”末,第一至六批國保的險情排除率要達到100%,山西國保瀕危文物今年要做好規劃,從明年起將予以大力支持。同時他強調,在古建築的保護上要堅持“修舊如舊,帶病延年”的原則,保證不塌不漏,在文物保護工程的質量、資料管理及相關流程等環節要抓實、抓細、抓出特色,典型帶動。
  在談到對古建築維修、利用問題時,勵小捷局長指出,要把維修與利用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按“共建共享”的原則,動員全社會力量參與,特別是在利用上,只要不違反國家法律和國家政策都可先行先試,並提出了指導意見。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