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中國古代建築 >> 浙江省上虞市登錄一處晚清慈善機構舊址積善堂

浙江省上虞市登錄一處晚清慈善機構舊址積善堂

日期:2016/12/14 21:39:48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

[loFm6kG0

0n3^t}d&Fj+P/A7|0 99古建網0_L@)y/h(^

  日前,浙江省上虞市普查隊在古城豐惠鎮開展普查時,新發現一處建於清光緒十七年的上虞縣慈善機構舊址——積善堂。

h/h8A2R:i0

1m@p@*g q7b0  據清光緒《上虞縣志校續》記載:“積善堂在縣治西南舊系新令到任公館計屋三十余間,同治四年知縣王嘉铨籌款買民房置,歲久坍塌。光緒十七年知縣唐煦春暨邑紳經元善等公議改為善堂籌款重修。” 當時有不少鄉紳富賈積極募捐,包括上虞民族資本家陳春瀾、中國第一所女子學校的創始人經元善等。積善堂不僅收養棄嬰,還創義塾,施醫藥牛痘,施衣粥棺木,服務內容日益豐富,成為一處“將救生命於斯,贍貧寒於斯,療疾病於斯,養蒙作聖亦於斯”的大型公益慈善機構。

!\#o ao:lz6C0

2nN.Z-?n-NCkD0  積善堂舊址位於豐惠鎮廟弄社區站弄口,“站弄”為“站籠”的諧音,“站籠”又稱“立籠”是清代關押罪犯的一種刑具,舊處古縣衙(已毀)旁。建築坐北朝南,由前後二進及兩側廂組成,中為寬敞的天井,總分布面積840平方米,現僅存前進及東側廂。前進面闊五間,各縫梁架穿斗式,三柱用五檩,明間前開八字牆門,檐柱和金柱間設四檩卷棚廊,廊下設月梁,上承斗拱,下飾雀替,檐柱上施簡易牛腿,除明間外,其余各間前後檐牆體居中辟窗。東側廂面闊五間,穿斗構架,五柱用七檩,圓椽上鋪望磚,小青瓦屋面。前進與東側廂有廊相通,室內各間均可相互貫通。

xx)H/h pF{-H\0

Luz.eL-Hc0  豐惠自唐長慶二年始至1954年一直是上虞縣治所在,歷史悠久,民風淳樸,樂善好施,蔚然成風。積善堂舊址的登錄對研究我市公益事業的發展演變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浙江文物網 王曉紅)99古建網:Q0A%kL9M;B

營造天地中國古建築網 http://www.yingzao.com TAG: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