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朱紫坊歷史文化街區已完成了全國文物保護單位芙蓉園保護修復工程,根據市文物局初驗專家意見整改後,將報省文物局組織驗收;完成了朱紫坊33號、38號、花園弄17號、府學裡7號、文昌弄3號、津門路36、38號等處保護修復工程;基本完成了沿安泰河及法海路立面整治。
昨日,市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一次會議分組審議了市政府關於朱紫坊、上下杭歷史文化街區和煙台山歷史風貌區保護修復情況的報告,了解歷史文化名城保護進展,推動保護利用工作落實。
方伯謙故居年內開始修復
據了解,朱紫坊歷史文化街區已完成了全國文物保護單位芙蓉園保護修復工程,根據市文物局初驗專家意見整改後,將報省文物局組織驗收;完成了朱紫坊33號、38號、花園弄17號、府學裡7號、文昌弄3號、津門路36、38號等處保護修復工程;基本完成了沿安泰河及法海路立面整治。
與此同時,省級文保單位方伯謙故居修復修改方案已報省文物局審定,預計年內開始修復;區級文保單位張钰哲故居、不可移動文物點陳兆锵故居、朱紫坊11號等5處建築完成招標公示,區級文保單位董見龍先生祠等5處古建築設計基本完成,計劃11月進行招標;朱紫坊街區內市政管線綜合改造完成設計及圖紙審查。
明年,朱紫坊保護修復工程還計劃完成國家級文保單位薩氏民居及不可移動文物點法海路28號黃耀武舊居、法海路34號葉氏宅及法海路38號等項目的保護修復工作。
上下杭歷史文化街區30處文保項目已動工
記者了解到,截止到10月,上下杭歷史文化街區共有30處文保、歷史風貌建築約2.21萬平方米項目已動工。其中文保單位福州商務總會舊址的保護修復工作已基本完成,現已通過市文物局驗收;陳文龍尚書廟保護修復項目已完成預驗收;建寧會館保護修復工作已基本完成;采峰別墅預計年底竣工;黃培松故居正在進行木構修復工作;三通橋下巷36號等12處未定級文保單位及13處歷史風貌建築的保護修復工作也正加緊推進。
三捷河兩岸6個更新地塊中,其中三通橋南側7—1——7—4地塊、寶壽堂地塊、北岸隆平路游客中心項目已完成主體工程建設。上杭路東段、隆平路北段沿街立面整治項目力爭10月底完工,部分達到招商條件。明年,計劃基本完成三捷河兩岸修復工程,使其形成一個可提供游客休閒、旅游、購物的重要節點。
記者了解到,我市還將加快朱紫坊、上下杭歷史文化街區合理利用工作,及時盤活資產,加快招商引資力度,使保護修復和合理利用同步進行。此外,還要做好街區品牌打造,深入挖掘文化資源,加強宣傳推介,使朱紫坊、上下杭歷史文化街區成為三坊七巷歷史文化街區之外的福州城市新名片。
煙台山歷史風貌區保護和利用順利推進
為探索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利用新模式,煙台山歷史風貌區一期於今年10月通過公開招拍掛形式由萬科公開競得,引入社會力量共同參與保護和合理利用。據悉,我市相關部門將嚴格按照煙台山歷史風貌區保護規劃,要求中標單位對文物、歷史建築、傳統巷道、古樹名木、古井等保護要素實行嚴格保護和合理利用,力爭將煙台山歷史風貌區打造成集文化休閒、文化創意和旅游為一體的近現代歷史文化風貌片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