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黔江山洞的神秘“藏寶符號” 實為行書(組圖)
日期:2016/12/15 15:09:56   編輯:古代建築
洞內的“神龛”
洞內的“石橋”
洞內的“火塘” 記者 張思思 攝
黔江區白石鄉九龍村兩村民意外進入一個神秘山洞,在洞內頂部巖壁上有很多稀奇古怪的符號,洞內還有“水槽”、“墳堆”、“神龛”等人類生活痕跡,網友們對此反映強烈,紛紛留言猜測神秘符號和居住人的來歷。昨日,市政協委員、重慶市文物考古所所長助理林必忠對神秘符號進行分析,洞內曾有人居住,並且有人先於兩村民進洞搬走生活用品。
神秘符號?明顯是行書昨日,記者將在山洞裡拍攝的圖片拿到重慶市考古研究所,並向考古專家林必忠介紹了洞內的一些情況。林必忠仔細分析後稱,“神秘符號中可以清晰辨別的幾個文字:由、天、平、上、下等,很明顯的是行書”,林必忠介紹,行書從唐朝至今都有人書寫,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但是它們不是詞組和句子,只是些常用的單獨的字,因此僅憑圖片無法准確地判斷出其具體的年代。結合周圍的情況,從人類學和考古學的角度來分析,文字形成時代應該不會太遠。
晶狀粉末?可能就是硝
黔江區文管所所長顏道渠介紹,之前並未曾聽說過山洞裡有類似的神秘符號。而“神龛、石橋、火塘、長期用火的痕跡,說明人在裡面生活一段時間”。
林必忠說,當地村民的三種猜測中,“古代世家繪制藏寶圖”的可能性不大,不過,村民猜測的躲土匪卻有一定可信度。渝東南地區古時屬於土司少數民族地區,較偏遠,交通不便,長期有土匪出沒,民國時期的湘西剿匪就是這一帶。而熬硝的人書寫的無意識符號相對來說更有可能,渝東南地區很多地方熬硝(從碳酸巖中提取硝,制造火藥),“灶頭”就有可能用於熬硝,而白色晶狀粉末有可能就是硝。
有人居住?年代不會太遠
“山洞隱秘性強,作為臨時住所的可能性最高”,林必忠還說,下面的暗河很潮濕,下雨時又會漲水,不安全。而神秘符號所在區域很寬敞,又相對干燥和安全。“這個洞被整理得很干淨。”林必忠稱,但臨時生活總該有生活用具,很可能是在村民發現之前就有人進入過此洞,拿走了這些生活用具。但又怎麼會打掃得如此干淨?說明居住的年代距離現在不會太遠,具體需要到現場詳細調查。
專家說法
是否還有神秘物體?將派考古隊調查
林必忠表示,洞內是否在隱蔽的地方還有沒被發現的神秘物體?神龛上是否刻有文字?是“墳堆”的話有無殉葬品?是“礦渣堆”的話有無熬硝設施?在之後找個機會,考古所或將派出一支考古隊去山洞研究揭秘,如果洞裡三個“墳堆”真是古墓,裡面若有屍骨或者殉葬品的話,將能發掘出更多有價值的東西。
黔江另一山洞發現化石本月12日,黔江區蓬東鄉麻田村的一個石灰廠放炮采石過程中,在一巖洞中偶然發現了很多保存較完整的古化石。17日,三峽博物館的古人類研究專家學者們前往進行一系列勘測。三峽博物館古人類研究所一位姓陳的化石研究學者介紹,這個洞由於受到采石放炮的爆炸影響,損壞比較嚴重,但其中的化石保存的完整度較好,目前專家們已將部分化石樣品帶回博物館研究所進行相關的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