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代建築 >> 揭秘雲南水下金字塔 疑為古滇文化遺跡

揭秘雲南水下金字塔 疑為古滇文化遺跡

日期:2016/12/15 15:01:04      編輯:古代建築
1992年,從小生活在雲南澄江撫仙湖邊的職業潛水員耿衛,在水下發現了大量人工建築的遺跡。2001年6月,中國首次湖泊水下考古在撫仙湖進行,參與專家各抒己見,水下遺跡的“身份”依然撲朔迷離。這些建築究竟是誰人所造?據悉,近日研究者們對這個遺跡身份的認定有了新發現,記者遠赴雲南進行了探訪。

  撫仙湖水下發現類似金字塔的高大建築和類似羅馬斗獸場的圓形建築

  2005年12月19日,耿衛在雲南澄江縣向記者披露了近兩年來水下考古的最新發現,一張張金色的聲吶掃描圖顯示出水下城市宏偉的輪廓,令人驚詫。

  耿衛介紹說,目前已經探明的古城遺跡面積已達2。4平方公裡,規模不遜於上世紀70年代的澄江縣城,主要建築共有8個,其中兩個高大階梯狀建築和一座圓形建築最為重要。

  其中一座高大的階梯狀建築共分三層,底部寬60米,第二層寬32米,頂層寬18米,整個建築高為16米,從聲吶掃描圖上可以看出,它的台階非常整齊對稱。

  而另一座階梯狀建築氣勢最為恢宏。它上下共五層,第一層底部寬63米,第二層寬48米,第三四層倒塌比較嚴重無法仔細測量,第五層寬27米,整個建築高21米,類似於美洲瑪雅人的金字塔。在每一層大的台階之間都有小台階相連,其中第一級大台階從底部有一條筆直的小台階直通而上。   對於如此高大的建築,“在水下只能看一個局部,它的台階很大,根本感覺不到是台階,再向上走,發現又有一個台階,看到倒塌的一堆石頭本以為是個建築物,實際上只是建築的某一個部件而已。”經常與水下遺址親密接觸的耿衛如此描述。

  此外,在這兩座建築中間還有一條長300多米,寬5-7米的石板路面,用不同形狀的石板鋪成,石板上面可以找到各種各樣的幾何圖案。在另外一片區域裡,耿衛還發現了一座圓形建築,底部直徑為37米,南面偏高,依稀可以辨別出台階,該建築北面倒塌得比較嚴重,東北面有個缺口,形狀類似於故羅馬的斗獸場。

  高大台階式建築可能是祭台,圓形建築與古滇青銅器文物上的圖案近似

  專家認為,高大的台階狀建築很可能是祭台。他們的主人會是漢代俞元城的居民嗎?

  在雲南晉寧石寨山曾出土大量古滇國時期的青銅器,耿衛仔細觀察後發現,很多青銅扣飾(一種青銅質地的圓形小飾品)上都有台階式建築的圖案,有的上面還有用於祭祀的桿欄式建築圖案。他認為,這表明祭祀活動在古滇人的生活中已經相當重要,那些高大的台階式建築就是古滇人祭祀活動的遺存。

  更令人稱奇的是,刻畫在一些青銅扣飾上的環形台階式建築圖案,幾乎與水下發現的圓形建築形式一模一樣。青銅器上的環形台階式建築分上下兩層,第一層有十余人,第二層有三四個人,坐在台階上觀看斗牛或者其他表演。耿衛認為,水下圓形建築就是扣飾圖案描繪的原型。曾有專家認為,圓形建築是娛樂設施或是體育場,耿衛表示不能贊同,“如果把它認為是舞台建築過於奢華,在當時的社會條件下是一種不切實際的行為。”

  目前,關於古滇國的考古成果幾乎全都集中在墓葬和文物的出土上,曾經興盛500余年的古滇國沒有發現任何生活建築的遺跡,這更讓耿衛猜測,湖底高大的建築與青銅器上的圖案相似絕非偶然。

  水中石上的“海馬蹄印”可能是古滇人插立木修房的基礎

  在撫仙湖的眾多傳說中,關於海馬的傳說最為離奇。據說這種海馬可以在湖面上奔跑如飛,經常在晨霧中出現,霧散後潛入水中,在古縣志中多有記載。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