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涪陵區大順鄉李蔚如舊居
日期:2016/12/14 18:33:24   編輯:古代建築史李蔚如舊居
位於涪陵區大順鄉大順村二組25號的土木碉樓民居,是孫中山同盟會早期會員、川東著名的農民自衛軍領袖、成渝地區早期共產黨員李蔚如(1883-1927)成婚後居住的地方。這座經歷百年風雨的民居,至今仍保留李蔚如當年題寫的一副對聯。
李蔚如舊居主大門位於主體建築右端,由門檻、門柱及門楣等組成的門框,均由當地堅硬的青砂石為材料制作而成。石門寬2.25米,高3.25米,厚0.30米,其中門洞寬1.24米,高2.6米。馬鞍形的門楣上,镌刻著做工細致的9幅圖畫,有亭台軒榭、花鳥樹木、人物禽獸等。裡面除有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的大小人物14個外,還有巨獸2只、蝙蝠2只、佛珠70余顆。在門框左右兩邊門柱的凸出石面上,是李蔚如當年題下的對聯“苔砌倦觀群蟻陣,花房嫌聽亂蜂衙”。
李蔚如1906年在日本加入孫中山領導的中國同盟會,成為同盟會早期會員之一。他1911年參加黃花崗起義失敗後,秘密轉回四川,參加同盟會在重慶的起義。重慶蜀軍政府成立後,他出任涪州(今重慶市涪陵區)地方司令官。第二次討袁戰爭中,李蔚如與熊克武、但懋辛等參加討袁護國軍,後任護國軍四川招討軍參謀兼軍法處長。護國之役勝利之後,李蔚如先後任重慶鎮守使署參謀長、四川督軍署中將參謀長兼任講武堂堂長等職務,主持煉軍、整頓軍隊和改革幣制等工作。
護法戰爭結束不久,四川開始了軍閥混戰,李蔚如也身不由己地卷入了混戰的漩渦。連年混戰,給人民帶了極大的災難。面對這樣的時局,李蔚如在老家居住的大門上題下這副對聯,昭示自己厭惡軍閥混戰、塗炭生靈的心態和向往和平、追求光明的思想,表達了歸隱田園的決心。雖說熊克武、但懋辛等一再挽留,但李蔚如還是於1924年秋解甲回到家鄉涪陵大順場。
李蔚如返鄉後原本打算不問政事,但為保一方平安,他還是出任聯團副主任(後為主任)。之後,在吳玉章等人的引導下,他加入共產黨,並親自創辦更新小學和弋陽師范學校(農民運動講習所),為地方革命培養不少人才,建立“四鎮鄉”農民自衛軍,領導起轟轟烈烈的涪陵地方農民革命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