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代建築史 >> 洪江古城時光荏苒的落寞與繁華

洪江古城時光荏苒的落寞與繁華

日期:2016/12/14 9:59:29      編輯:古代建築史

忠義镖局內有現場表演的押镖、行镖全過程,向游人展示了镖行的興衰史。

七十歲的打制木盆木桶的曾凡聰師傅說,打制一個木質洗腳盆成本要200元左右,相比塑料制品成本太高,需求量越來越小。

窄窄石板巷旁,高牆下一扇門,門檐下掛著一對紅燈籠,厚重木門後,就是一個高樓高牆包圍的小小庭院,曾凡聰一家人在這裡住了二十多年。

“我這個土‘冰箱’不用插電,飯菜也不會壞”七十高齡的黃老太太手腳利落的從木菜架上取下中午的剩飯菜,開始准備晚餐。

貨郎是古城的一道風景,寬厚有力的肩膀挑著一根竹扁擔,兩只特制的大竹筐裡盛滿各式各樣的小百貨。

進入洪江古商城入口,各式各樣的會旗迎風招展,仿佛進入了一條深邃的時間長廊,帶你穿越到那曾經擁有的輝煌和繁華中去。

洪江古商城選擇把古代青樓文化作為歷史文化的一部分展示給游人,“荷風院”內優雅的文藝表演、精美的服飾、妙語橫生的詩詞曲賦,讓明清商業社會的身影顯得更加豐潤。

美孚洋行當年在此專門負責進出口貿易,居民悠閒地在當年車水馬龍的洋行門口納鞋底。
    從熙熙攘攘的商貿大街上拐入一條窄窄的石巷,登上幾步台階,走進洪江古商城,就仿佛進入了一條深邃的時間長廊,那曲折悠長的青石巷、風格獨特的“窨子屋”、隨處可見的老商號、古作坊,以及滄桑的高牆、斑駁的石刻和彩繪,還有悠閒的走街串巷的老人和小孩,和那些雕雕打打的老手藝,都會悄然間帶你穿越到那曾經擁有的輝煌和繁華中去,荏苒時光會令你動容。
    古商城坐落在沅水、巫水匯合處,起源於春秋,成形於盛唐,鼎盛於明清。如今,洪江古商城仍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建築群,如窨子屋、镖局、錢莊、商號、報社等共三百多棟。古城當時最為繁華的商道,兩旁有諸多商會會館,如蘇州會館、徐復隆商行等,曾經是清朝人流、物流的集中區。
    走進一條窄窄的石板巷,高牆下的門檐上掛著一對紅燈籠,上有一個“書”字,推開發出“吱呀”聲的厚重木門,就進入了一個高樓高牆包圍的小小庭院。院內一個青石六角缸,缸體的三面雕著花,另三面則刻著詩文,青石缸色彩鮮艷的金魚游來游去,給色調偏冷的院子增添了一份活力。這就是高家書院。現今的主人聶先生十分熱情的接待了我,帶我走進了一樓的廂房,層高足有四米,窗戶不大,有些暗淡的光照著黑黑的板壁,連空氣中都似乎透著一股歷史的味道。
    多年來一直做著打制木器的曾凡聰老人一家人在蘇州會館裡已經住了二十年,他和老伴用一雙勤勞的雙手維持一家的生計,在這裡,他的兩個孫子相繼考上研究生,走向大城市。站在他家的屋頂平台,俯看古商城,放眼看去,滿是黑瓦,那黛瓦層層的疊起來,鋪開去,魚鱗般蓋住間間房捨;房屋則鱗次栉比,錯落成宅院深巷;而那些粉牆,只露出窄窄的一條,在一旁勾勒出院落街巷的輪廓。
    走出老巷子,站在高高的古城樓上遠眺整座古城,一棟棟被夕陽渲染得一片金黃的窨子屋,如同一個個沉默笃定的符號,承載著歷史的重量。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