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代建築史 >> 河南許昌:魏都最炫“平安風”

河南許昌:魏都最炫“平安風”

日期:2016/12/14 9:59:29      編輯:古代建築史
    這裡是曹魏政權的發祥地;這裡有關羽秉燭夜讀的春秋樓。這裡就是“蓮城”許昌——一座承載中原文明與歷史傳奇的城市。

    歷史上逐鹿中原,一度是兵家必爭之地的魏都許昌,如今早已滄海桑田,正以祥和、蓬勃、安寧的姿態崛起在中原大地。

    五月夜來花滿城。行走在許昌古老與現代交錯的街道,看著璀璨燈火下人來人往的景象,傾聽著許昌人那濃郁方言中對於家鄉的自豪與驕傲。夜風徐來,對於記者采訪關於許昌綜治與平安的話題,陪同記者采訪的當地一名干部顯然拿自己手機鈴聲中《最炫民族風》的音樂幽然一默:今日許昌城,最炫平安風!

    上下齊心抓平安 風險評估重預防

    社會管理、綜合治理,打造“平安許昌”是許昌上下的共識。據了解,從市委、市政府領導開始,每周都要抽出一天時間深入基層、暗訪督導。市綜治辦堅持隨機督查,走村入戶、暗訪群眾,督促平安建設各項工作的貫徹落實。

    2011年,全市共組織大的督導18次,走遍了全市98個鄉(鎮、辦)中的88個,編發平安建設工作暗訪督查情況通報3期,有效促進了聯系點幫扶工作、企業周邊治安整治、社會治安重點地區排查整治等工作的落實。

    把風險將在最低,把預防工作做在前頭。許昌市通過穩定風險評估來推進平安許昌。全市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工作已經步入正軌,實現了由被動評估向主動評估的轉變,從源頭上有效避免了大量不穩定問題的發生,達到了風險評估的預期目的。根據月報統計,今年全市共對29起重大決策事項進行了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其中,通過評估的25起、暫緩實施的3起、不予實施的1起,實現了“四個不出台、一個最低限度”,即:“違反法律法規、違反黨和國家方針政策的決策不出台,侵犯群眾利益、與民爭利的決策不出台,存在大量矛盾和問題又不能解決的決策不出台,群眾思想工作沒有做好、可能引起局部社會震動的決策不出台,將因出台實施重大決策、項目、事項引發的社會矛盾減少到最低限度。”

    獎懲分明求實效 守土有責不留情

    沒有獎懲,就沒有好的效果。對於平安建設,市委、市政府納入年度綜治考核目標和領導責任制考核內容,與各單位層層簽訂綜治目標責任書,嚴格目標考核,對工作成績突出的單位、個人給予獎勵,對綜治措施不落實、治安秩序混亂或因失職渎職釀成特大安全事故、重大群體性事件的,堅決實行責任追究。此外,進一步健全了黨政干部綜治工作實績檔案,把深入開展“平安許昌”建設工作納入各級政府年度工作目標管理,作為檢驗各級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執政能力、執政水平的重要標准,納入綜治工作實績檔案,列入干部考核評價的重要內容,完善檢查、監督、定量考核和評比獎懲制度,並將考核結果作為對干部晉職晉級和實施獎懲的重要依據。

    2011年,許昌再次拿出獎勵資金100萬元,對綜治工作先進單位和個人進行了隆重表彰。同時,對2006年以來三年以上獲得全市平安建設工作先進鄉(鎮、辦)、且連續任職滿三年的鄉(鎮、辦)黨政主要負責人、分管負責人等46名同志記三等功一次。一批主管或具體負責綜治和平安建設工作的同志先後得到了提拔重用。

    在加大獎勵力度的同時,市綜治委對平安建設措施落實不力,盜竊案件多發,群眾反映強烈的許昌市胖東來商貿有限公司、許昌市水利工程局、建設銀行許昌分行、許昌市職業技術學院和中儲糧許昌直屬庫五個單位實行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一票否決警示。對在年終考核中排名靠後的苌莊鄉等7個鄉(鎮、辦)提出通報批評。通過嚴格兌現獎懲,全市各地各部門“守土有責”的意識進一步增強。

    創新社會管理 創建平安城市

    “平安許昌”的創建,既要化解矛盾,維護社會和諧,更要創新社會管理新方式、新做法。

    為進一步加強流動人口管理服務工作,探索創新了“以證管人”、“以房管人”、“以業管人”和“以信息管人”新模式,積極推行“社會化”、“信息化”、“動態化”新機制。

    為真正實現鄉鎮綜治工作中心規范化建設,在許昌縣試點推出了鄉鎮綜治中心服務110。該縣為所有鄉鎮綜治工作中心統一安裝了尾號為“110”的服務熱線,開發了綜治和平安建設管理軟件,達到綜治工作信息傳遞處理自動化、業務流程規范化的標准,做到了人員管理、辦公地點、信息收集、信息處理“四統一”,實現了互聯互通、資源共享。

    為實現對城市精確、高效、協同管理,許昌數字化城市管理系統一期工程建成運行,一期工程覆蓋主城區65.3平方公裡。數字城管業務流程包含信息收集、案卷建立、任務派遣、任務處理、處理反饋、核實結案和綜合評價7個環節,這種嶄新的城市管理模式,依托統一的城市管理基礎信息平台,創新了社會管理方法。

    而依托公安現有的110報警服務網絡,整合110、119、122、 120、司法148、城建12319、環保12369、質監12365、電力95598、火車站2588922、天然氣、自來水、消費者舉報、出租車叫車等27家關系民生的便民服務資源,建立“110一號通”城市應急便民服務模式,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了更加快捷、優質、便利的服務。

    有了全心全意,才能千方百計。許昌的平安建設,已然作為優化經濟發展環境的“基礎工程”、保障群眾安居樂業的“民心工程”、維護社會長治久安的“治本工程”,在加強領導上有硬手段、硬措施,在工作部署上有硬任務、硬要求,在檢查考核上有硬槓槓、硬標准,促進了各項工作措施的真正落實和人民群眾安全感的逐年提高,群眾對政法工作的滿意度連續三年全省排名前列。

    2007、2008、2009年,許昌連續三年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全省平安建設先進省轄市,2010年被省委、省政府授予“中原平安杯”。

    曹魏古都,古老而現代的許昌用炫麗的“平安風”讓它的傳奇故事繼續。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