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代建築史 >> 20余年海南2000自然古村消失

20余年海南2000自然古村消失

日期:2016/12/14 18:41:43      編輯:古代建築史

    

                    海口市上丹村敗落的老屋

   曾經的海南文化名村,現在變成了沒有文化氣息的城中村;獨具特色的火山石古村落,如今隨處可見坍塌衰敗的老房子;3年前入選中國歷史文化名村,如今村民卻在拆除清代老宅建新房……

    海南,是一個古老的移民島嶼。幾千年來,黎、苗、漢、回等民族遷徙而來。在歲月的變遷中,這些移民群體在相互融合的同時,保留下了他們獨特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烙印,在海南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村落。

    然而,隨著社會發展和現代文化的沖擊,這些承載著海南文化記憶與生活方式的古村落,日趨黯然。幾乎每個月,都有古屋在倒塌、在拆遷,每年都有古村在消失……

    保護缺失

    海南古村落雖然規模不大,卻獨具特色。但長期以來,我省缺乏對古村落的保護,至今沒有摸清“家底”,古村落日益黯然……

    海南至今無古村落認定標准

    海南有多少古村落?

    面對記者的提問,《海南歷史文化大系·海南古村古鎮解讀》兩位作者楊衛平、王輝山都搖了搖頭。

    “據我了解,目前,海南沒有哪個部門,針對古村落做過全面的普查。”楊衛平說,《海南古村古鎮解讀》是目前唯一一本專門寫海南古村古鎮的書籍。

 

    “到現在,海南還沒有出台評定古村落的標准。”省博物館副研究員王輝山說,海南的古村落與其他省份不同,雖然沒有像鳳凰城那樣連片、成規模的古村落群,但卻有很多自己的特色,如民族文化、島嶼風格、海外交流等。

    記者了解到,目前國家對古村落的評定標准,有《全國歷史文化名鎮(名村)評選和評價辦法》和《傳統村落評價認定指標體系(試行)》。

    “如果按照國家的標准,要求村落有清朝以前建造的成片建築,總建築面積在2500平方米以上,那麼符合標准的海南村落太少了。因為海南不僅村落的建築歷史不長,就是村落的歷史也不長。”王輝山說,各地的村落特色不同,認定的標准也只是提供一個大體的方向,具體的還得由地方具體制定。

    目前,廣東、安徽、蘇州等地均出台了地方古村落認定標准和相關保護法規。王輝山認為,海南也應該出台相應的認定標准和保護法規,評定出省級、縣級古村落保護單位,實行分級保護。

    20余年海南2000自然村消失

    日前,國務院參事馮骥才指出,我國一天時間消失的自然村有80個到100個。

    與中國整體情況一樣,海南的自然村落也正在消失。楊衛平說,根據各地民政部門、住建部門等提供的資料不完全統計,從建省到2012年,我省被拆遷、被改造、消失的自然村落約2000個。

    至於古村落,由於缺乏統計,無法查到具體數據。楊衛平說,上世紀90年代,他曾走訪過海南18個市縣100多個古村落,時隔20年再次走訪,很多傳統村莊或被破壞,或被拆遷,傳統建築或坍塌或被拆除,而村民的生活也在改變。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