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說說蘇州的古村落、古建築保護和改造
本月11日,在市人大常委會領導重點督辦代表建議協調會上,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程惠明表示,根據市人大常委會工作安排,已將《蘇州市古村落保護條例》列入市人大常委會今年立法計劃的預備項目,我在電視上看到這一喜訊後,心裡確實很激動。作為蘇州人心裡感到開心,前幾年我們許多熱愛蘇州古建築的攝影人走街串巷,多次去東、西山及其周邊縣市拍攝古建築、古村落,目的就是希望政府有關部門應該重視蘇州幾千年的建築文化、人文歷史,希望通過立法的形式去改造並加以保護,現在終於看到有實際行動了。
多年來,蘇州市有關部門也積極探索古村落保護和利用的有益途徑,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隨著時代的變遷,古村落、古建築的保護與利用仍面臨許多困境。因為是歷史的原因,有許多建築的產權所有不清晰,住的人不管,有產權的人管不了等等,同時因為市場經濟利益的驅動,一些古村落過度商業開發也使古村落保護身陷尴尬;城鄉一體化建設步伐加快,新村建設、舊村改造、道路動遷等大規模的開發建設使古村落保護面臨諸多危機;同時,一些古民居中拆舊新建的現象加劇,由於建造時間久遠,且大多為磚木結構,一些古民居不同程度存在房屋損壞、屋頂滲漏、封面裂縫等情況,古民居的居民搬遷、外來人口租住日益增多。所以說當前古村落保護的現狀非但不容樂觀,而且已經迫在眉睫。
在今年的市人代會上,徐阿大等10位市人大代表聯名提交《加大古村落保護工作力度,搶救吳文化的活化石》的建議,讓我們看到了古村落保護的希望,也為推動蘇州古村落保護工作走上法制化、快速化發展的軌道,提供了法律保障基礎,對於蘇州的文化、蘇州的歷史延續有了制度的保證。
不過,如何實施蘇州的古村落保護,應該還有許多的工作要做,也涉及到政府許多部門的協調和合作,更涉及到相關部門和地方的經濟利益,從規劃、設計到施工改造,不但是資金的落實,更是一個系列化工程,方方面面的協作也是至關重要的,科學和可持續發展更是關鍵要素,希望政府有關部門能把蘇州古村落、古建築的保護工作做好、做實,為蘇州一方百姓造福,為蘇州的歷史未來造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