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代建築史 >> 金剛寶座塔

金剛寶座塔

日期:2016/12/15 2:05:46      編輯:古代建築史

金剛寶座塔

  北京大真覺寺塔(五塔寺)(明)

大覺寺金剛寶座塔

  五塔寺位於西直門外白石橋以東的長河北岸。此廟又稱五塔寺,建於明初,寺內寶塔建於明成化九年(公元1473年),是我國此類塔最早的例子。它是根據明永樂年間(1403~1424年)印度僧人班迪達帶來的“佛陀迦耶塔”(釋迦得道處伽耶山寺所建的紀念塔)圖樣建造的,但在塔的造型和細部上全用中國式樣。

  五塔是在由須彌座和五層佛龛組成的矩形平面高台上,再建五座密檐方塔。台座南面開一高大圓拱門,由此可循梯登台,台上中央的密檐塔較高,十三層;四角的較小,十一層。

大覺寺金剛寶座塔局部

  台座和塔上使用的雕刻題材有:四大天王、金剛杵、羅漢、獅子、孔雀、梵文、八寶(輪、螺、傘、蓋、花、罐、魚、長——即繩)、象、馬、卷草等,種類雖多,華麗而不零亂,是其成功之處。

  五塔寺初名真覺寺,後改名大正覺寺。稱作五塔寺,是因寺中有金剛寶座塔而得名。成為中國建築與外來文化互相結合的創造性傑作。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