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日,雲南省文化遺產工作會議在昆明召開。會議首次將文物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合並總結和部署 ,體現了從“文物保護走向文化遺產保護”的創新理念和工作方法。
會議由雲南省文化廳、省文物局主辦。雲南省副省長高峰出席會議並講話,雲南省人大副主任程映萱,省政協副主席顧伯平,省政府副秘書長白庚勝,省文化廳黨組書記、廳長黃峻等領導出席。來自全省各州市文化系統和省文化廳有關直屬單位的300多位代表參加了會議。
高峰在講話中充分肯定了“十一五”時期全省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取得的成就。他強調,“十二五”時期是加強公益性文化事業建設,提高文化遺產保護水平的關鍵階段,要著力抓好以下四個方面工作。一是堅持科學發展主題,把文化遺產事業發展規劃與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城鄉建設規劃、改善環境結合起來;二要堅持文化惠民導向,加大對重大文物搶救保護工程、公共博物館建設等方面的投入,為社會提供優質便捷的公共文化服務;三要堅持體制機制創新,要創新文化遺產管理體制、創新投入機制、創新交流合作機制;四要堅持合理開發利用,要積極構建文物、旅游相結合的新型產業鏈和經濟增長點,不斷強化文化遺產保護事業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作用。
會上,黃峻作了題為《創新保護方式,提高發展能力,努力開創雲南文化遺產事業新局面》的主題報告。報告指出, “十二五”時期的雲南文化遺產事業應著力於構建和完善“八大體系”——構建覆蓋全省、種類齊全的文化遺產網絡體系,構建責權明晰、集中高效的文化遺產管理體系,構建特色鮮明、布局合理的博物館聯動體系,構建政府主導、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構建結構優化、素質過硬的專業人才隊伍體系,構建重點突破、支撐發展的遺產科技創新體系,構建多方協力、共建共享的社會公共參與體系,構建傳輸便捷、信息豐富的文化遺產傳播體系;做到“六個堅持”——堅持保護為主、傳承發展,堅持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堅持規劃先行、整體保護,堅持改革創新、求真務實,堅持以人為本、以民為先,堅持合理利用、服務經濟。
會議討論了《雲南省文化遺產保護十二五規劃》,6家先進工作單位的代表做了交流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