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代建築史 >> 中國古建之窗棂

中國古建之窗棂

日期:2016/12/15 0:34:41      編輯:古代建築史

窗棂,即窗格(窗裡面的橫的或豎的格),在中國傳統木構建築的框架結構設計中,窗戶成為中國傳統建築中最重要的構成要素之一,也成為建築的審美中心。窗包含有板棂窗、格扇、隔斷、支摘窗、遮羞窗等。窗子的傳統構造十分考究,窗棂上一般雕刻有線槽和各種花紋,構成種類繁多的優美圖案。透過窗子,可以看到外面的不同景觀,好似鑲在框中掛在牆上的一幅畫。

窗棂,作為中國傳統建築的眉眼,是建築設計中的點睛之筆。窗棂通常位於建築的視覺中心點,集實用與美觀為一體,其中蘊含的結構之美,更是洋溢著東方感性特質的理性思維,窗棂的代代相傳,蘊含著無盡的文化魅力,每一扇精美的窗棂,幾乎都可以追溯到一個歷史典故,或者是在描繪一片風景,故而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藝術結晶。如果把窗棂比作建築的眼睛,那麼中國古建擁有世界上最美的眼睛。

在傳統的房屋建築中,常會出現一些形狀不同的窗棂。如仙桃葫蘆、福壽延年、石榴蝙蝠、扇狀瓶形等等,極富裝飾趣味,好似在窗子中漫游移步觀景,猶如在畫廊中賞畫。我們會發現窗子不僅是畫,也是詩。在古詩中就有:“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裡船。”“夢覺隔窗殘月盡,五更春鳥滿山啼。”“深秋簾幕千家雨,落日樓台一笛風。”“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

窗子絕不僅是為了透光和通風,室人在面朝窗子時,首先感受到的應當是一幅優美的詩文圖畫,讓人難已忘懷。窗棂文化是歷史文化的組成部分,歷史文化存在於生活的各個領域和每個角落,在中國這樣一個歷史悠久的國度裡,地名也好,村落也好,胡同街道也好,房屋建築也好,往往濃縮了歷史文化的精華。重視它們,研究它們,進而珍愛它們,也是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學習和傳承。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