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代建築史 >> 喇嘛塔

喇嘛塔

日期:2016/12/15 2:05:45      編輯:古代建築史

喇嘛塔

  北京妙應寺白塔(元)

北京妙應寺白塔

  北京西城妙應寺塔在阜城門內大街路北,又稱白塔,該寺建於元至元八年(公元1271年),初名大聖壽萬安寺,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曾遭火焚,於明宣德八年(1433年)再建,改稱妙應寺。因寺內有通體塗以白垩的塔,俗稱白塔寺。是尼泊爾著名工匠阿尼哥的作品。全高約53米。

  塔建在凸字形台基上。台上再設亞字形須彌座二層(角部向內遞收二折),座上置覆蓮與水平線腳數條,承以肥短的塔身(又稱寶瓶或塔肚子)、塔脖子、十三天(即相輪)與金屬的寶蓋。塔體為白色,與上部金色寶蓋相輝映,外觀甚為壯偉。

  現寺內的建築大都為清代所建,僅白塔在火焚中幸免,為元代遺物,至今已700余年。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