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代建築史 >> 廣西江頭古村:也無風雨也無晴

廣西江頭古村:也無風雨也無晴

日期:2016/12/14 9:50:15      編輯:古代建築史

 

 

 

  今年5月,我們專程駕車前往湖南南山牧場旅游,途經桂林,特地繞道靈川縣九屋鎮江頭洲古村落瞻仰一番。

  江頭村素有“清官村”的美譽,距離桂林市32公裡,建村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這裡有保存完好的元明清三代建築,青磚灰瓦,木檐層疊,風格古樸典雅。該村是北宋著名文學家、理學創始人周敦頤的後裔之村。全村人才輩出,有父子進士,三代庶吉士,四代五舉人,五代知縣。據記載,該村歷史上出仕200多人,上至一品高官,在京城任職16人。清朝設吏、戶、禮、兵、刑、工6部,其中5部都有江頭洲人,而且大多政績顯赫。最主要從這裡走出去的官員大多清正廉潔,所以又被譽為“清官村”。

  江頭村古建築群規模龐大,現在還保存著元明清時期的房子112座,走在村中,隨處可以感受得到濃厚的“官文化”氣息。村中古街道縱橫交錯,有進士路、舉人路、秀才路,全都用“官稱”來命名,這在全國都少見。而“官文化”最集中的體現就在為紀念先人周敦頤專門修建的愛蓮家祠。

  走進愛蓮家祠,不禁讓我想起了周敦頤的千古名篇《愛蓮說》: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靜植……細看其窗戶上的镂花全是警世名言——“敏事、親賢、慎言、偱理”,這些古訓時刻提醒著江頭村的子孫如何為官做人。

  村前環繞著三條長年清澈見底的河水,從富饒良田中穿流而過。古人認為,有水就有官運,河流就像古時官服中的腰帶一樣,被稱作“玉帶”。“玉帶”越多、越清、越長,就代表官運越好、官品越正、官期越長,也許正是村前這三條清澈蜿蜒的流水給江頭村帶來了好的風水和運氣。

  上午江頭村剛下過雨,中午卻出太陽了。漫步在寂靜悠長的水畔,初夏的風清新涼爽。水渠裡一群鴨子在自在游弋,相互追逐,偶爾調皮的還在水中翻個跟斗,在它們的世界裡是沒有官職之分的,所以才活得如此自在,令人深羨。

  不恨古人吾不見,恨古人不見吾狂耳。村前綠樹婆娑,老人遲緩,遠山寧靜,稻田安詳,此刻我眼前出現的是千年以前宋代蘇東坡行游山野林間時曠達超拔的情景: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中國規劃網南寧7月29日電 記者林丹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