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牟氏莊園
牟氏莊園,又稱牟二黑莊園,坐落於山東省棲霞市城北古鎮都村(原霞光三路北首)的牟氏莊園,是北方頭號大地主牟墨林家族幾代人聚族而居的地方。整個莊園建築結構嚴謹,緊固墩實,雄偉莊重,是中國北方規模最大、全國保存最為完整、最具典型性的封建地主莊園。
牟氏莊園吸取了中國北方民族建築藝術風格的優秀建築成果,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和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有“中國民間小故宮”之稱的牟氏莊園系統地展現了封建地主階級產生、發展及其滅亡過程,是一部反映封建地主階級生活的“實物百科全書”。它擁有房產5500多間,土地6萬畝,山岚12萬畝,現保存廳堂樓廂480多間,占地兩萬余平方米。牟氏莊園規模恢弘,古樸壯觀,集中國歷史文化、建築文化、民俗文化之大成。
推薦閱讀:
呼市賽罕區古樓板村發現佛道結合古建築
貴州洛龍兩處古建築入圍“百大新發現”
遼寧錦州新發現不可移動文物1200多處
福州倉山村落暗藏千年衙署(圖)
始建於清乾隆元年的牟氏莊園,到民國24年(1935年)才形成至今規模。整個莊園面南背北,共分三組,包括六個院,占地2萬平方米,建有萬堂樓廂480多間。縱觀重重四合院相疊,橫看條條通道相間,層次清晰,主次分明。院內立體建築多屬二層樓房,房捨多是雕梁畫棟、明柱花窗、浮雕圖案,栩栩如生。莊園建築鱗次栉比,富有特色,色彩斑斓的“虎皮牆”,用形狀各異、色澤不同的河卵石壘砌而成,“制錢蓮花圖”、“蓮生貴子”等圖案,精美絕倫,歎為觀止。“三大怪”建築更是耐人尋味,引人入勝。“煙囪立在山牆外”便是其中一怪,它看似一個小小樓閣,凌空聳立,別具特色。
牟氏莊園建築文化博大精深。六個大院沿南北中軸線依次建為南群房、平房、客廳、大樓、小樓、北群及東西群廂多進四合院落,形成一套完整的具有典型北方民居建築特色的古建築群落。莊園建築工藝獨特,雕刻砌鑿,工藝細膩精湛,明柱花窗,文采斐然,美妙絕倫,具有“三雕”、“六怪”、“九絕”之藝術特色。牟氏莊園民俗文化源遠流長,膠東民俗文化以莊園為載體,表現出自身的優越性、多樣性和傳承性。它生動地反映了以膠東半島為代表的中國北方農業生產俗、家族俗、衣食住行、人生禮儀俗、節慶俗等古老的民俗事象。對繼承和弘揚傳統的民族優秀文化,開發旅游事業,發展地方經濟,必將起到積極作用。
牟氏莊園的石牆均平整如鏡,石縫細如線,據說,砌牆時,主人每天都會給石匠發一些銅錢和鍋鐵,用之嵌在牆縫間,使牆面平整。如若仔細觀察,經常可以發現牆縫裡嵌著的銅錢。據說,平均每塊石頭造價為一斗谷子,此面牆就耗谷物四百四十六斗。院落裡有一面花牆,砌有三百八十六塊六邊型的牆石,任取其中一塊,均可與周圍石塊組成六邊型花卉圖案,總體上組成一個百花相連的連續圖案。其細致精巧讓人驚歎牟氏莊園以其恢弘的規模,深厚的內涵,被諸多專家學者評價為“傳統建築之瑰寶”、“中國民間小故宮”、“六百年旺氣之所在”,現已成為聞名遐迩的旅游觀光勝地。
推薦閱讀:
呼市賽罕區古樓板村發現佛道結合古建築
貴州洛龍兩處古建築入圍“百大新發現”
遼寧錦州新發現不可移動文物1200多處
福州倉山村落暗藏千年衙署(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