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契丹——遼代文物精品展”於今天起在省博新館舉辦,近百件精品文物將向大家“訴說”契丹貴族的奢華生活。今天下午,內蒙古博物院院長塔拉還將為大家細說遼代的考古學研究,揭開其神秘面紗。據悉,展覽將一直持續至7月28日。
鎏金銅面具、公主高翅鎏金銀冠、雙鳳戲珠紋銅鎏金捍腰……這些珍貴的文物是不是聽上去就很“霸氣”呢?
據省博工作人員介紹,這次展覽以著名的陳國公主墓、耶律羽之墓和吐爾基山墓三大遼代貴族墓葬出土文物精品為主體。
“飛馳的駿馬、廣袤的草原,遼闊的天空造就了這個民族豪邁與果敢的品格。在手工業方面,遼代的馬具、裝飾品等不但獨具游牧文化特色,而且工藝精美絕倫,可與中原相媲美。”省博工作人員介紹,契丹人善於騎射,畜牧業十分發達,所以馬具制造業也高度發展。
遼瓷在中國陶瓷發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工藝多受唐代影響,同時融合本民族的游牧特色。“瓷器的造型可分為契丹式和中原式兩類,契丹式仿造本族習慣使用的皮制、木制等容器樣式燒造,造型獨具一格。”省博工作人員介紹。
另外,遼代生活用具金銀、銅、漆器等非常豐富,雖然這些器物多為貴族用品,但也在一定層面上反映了當時手工業生產的發達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