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荊紫關 悠悠古鎮情
日期:2016/12/15 0:14:22   編輯:古代建築史荊紫關鎮位於豫、鄂、陝三省結合部,素有“一腳踏三省之稱”。距淅川縣城75公裡,東至本縣的西簧鄉、西接湖北鄖縣白浪鎮和陝西商南縣白浪鎮,南和本縣的寺灣鎮接壤,北與西峽縣西平鎮相聯,南北長約42公裡,東西寬約4公裡,丹江穿境而過。
千年古鎮荊紫關因其險峻的地勢和重要的戰略價值曾是“朝秦暮楚”這個典故的來源,原本以為它是一處雄關,險要深寒,氣勢磅礴,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險。然而展現在我面前的卻是熙熙攘攘的街市、別具風情的邊城,特別是明清一條街上那古色古香的廟宇、堂館、民宅,以及大大小小上百家的老字號商鋪。這個地處河南淅川的 “豫之屏障”,南接 “鄂之門戶”湖北鄖縣;北連 “秦之咽喉” 陝西商南,因古時興盛的丹江河運帶來的商業貿易,使它成為方圓百裡最繁華的集鎮,也因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和便利的水陸交通,使其成為兵家必爭之地。
漫步具有兩千年歷史的古鎮街頭,自南向北,青石鋪街,700余間店鋪串成五裡長街,木牆灰瓦,翹檐雕飾。早晨,店主正將木板嵌成的房門一一打開。穿越時空,依稀看到這裡曾經的繁華。在街道最南端,跨街矗立古老的關門,門楣“荊紫關”三個大字赫然在目。無論是祈福風平浪靜的平浪宮,命名禹皇宮的湖廣會館,臨丹江建戲樓過道樓鐘樓石獅把門莊重威嚴的山陝會館,還是高牆闊背檐頂豪華的府台衙門,無不透視出這方熱土的大氣闊綽。唐儀風二年建造的法海禅寺,明朝構建的清真寺,青龍山羅漢洞,香煙缭繞,見證著古鎮的變遷。駐足三省石前,更是感歎一腳踏三省的豪邁。
值得一提的是,這個小鎮和百年名校河南大學還有一段不解的緣分。這件事還要從抗日戰爭時期說起,20世紀40年代,受日本入侵中原的影響,“河南大學”被迫撤離開封,於1944年6月輾轉顛沛到荊紫關鎮,熱情的荊紫關人民自己省吃儉用,來支持河南大學師生在這裡生活學習。河大師生為了感恩,力助荊紫關創辦了“七七中學”。2001年7月,“河南大學”在90年校慶期間,組織訪問團沿著當年師生流亡的路線來到荊紫關鎮,並協助鎮民成立了河南大學附屬荊紫關高中。成為河大歷史上的一段佳話。
小貼士:1、門票:免費,適宜全家一起出去游玩。2、交通:從河南鄭州市到荊紫關可走二廣高速,在南陽出口下,經過淅川縣城即到。自駕車的話,從鄭州到荊紫關鎮,推薦路線是二廣高速轉滬陝高速,到西峽站下,從西峽向南沿路走(其中有一個路口是右轉,其他全部沿路走即可),大約20分鐘後到達淅川縣至荊紫關鎮的路口(右轉),然後開車慢慢走吧,約80分鐘車程即到。
(來源:網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