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代建築史 >> 六朝博物館施工致總統府東側圍牆發生沉降開裂

六朝博物館施工致總統府東側圍牆發生沉降開裂

日期:2016/12/14 20:19:35      編輯:古代建築史
    前天上午,市民沈先生致電揚子晚報新聞熱線025-96096反映:南京總統府景區東側圍牆快要倒了,管理部門便在其圍牆外東箭道的人行道上修了兩個墩子抵住圍牆。這兩個墩子修在人行道上,一來影響交通,二來很不美觀。景區負責人表示,東側圍牆出現裂縫和輕微沉降,是因為東箭道東側六朝博物館施工所致。修建兩個墩子,也是為了保證圍牆的安全。圍牆將在工地地質穩定後加固,同時墩子也會被拆除。

  前天上午9點鐘左右,揚子晚報記者來到中國近代史遺址博物館(俗稱南京總統府),在該館東側找到了這堵圍牆。圍牆外就是東箭道的人行道,不過人行道已經被警戒線圍住,南北兩頭還被鐵皮攔住,警戒線和鐵皮上都掛著警示標語,上面寫著:“此牆危險請勿靠近”。記者走近那堵牆發現,牆面上確實布滿了細細的縫隙,有些縫隙寬度更是達到1毫米以上。同時就在人行道距離長江路路口約20米的位置,被人砌起了兩個墩子抵著總統府圍牆,高度比圍牆略低,相隔約4米。兩個墩子中間的圍牆上,有一道非常明顯的裂痕。
    記者注意到,東箭道是一條北向南方向的單車道單行道,非常狹窄,加上路邊是停車位,道路通行非常緊張。原本行人是走人行道,機動車和非機動車走機動車道,人行道被封閉之後,行人也只能冒險走在機動車道上,導致東箭道交通非常復雜。恰好昨天下雨,路面有不少積水,機動車從行人身邊開過去,時常濺起大量泥水。
    記者隨後來到總統府,找到了中國近代史遺址博物館副館長陳先生,以及工程部馮部長。據馮部長介紹,總統府東側的那堵牆確實出現了裂縫和一定的沉降,但還在安全范圍內。“之所以出現裂縫和沉降,是因為位於東箭道東側的南京六朝博物院正在施工。施工下挖的基坑,導致其西側的地質出現一定的松動,從而使那堵圍牆出現了裂縫和沉降。從工地施工開始,工地施工方就在圍牆上設置了很多個沉降觀測點,觀測這堵牆的安全狀況。8月24日下午,施工方發現墩子那個位置的沉降幅度增大,便連夜運來材料,用了兩天時間,修了那兩個墩子。”
    至於為何不將墩子修在總統府院內,而是修在東箭道的人行道上,陳館長表示,圍牆的沉降方向是朝著基坑的位置,所以在人行道上修建墩子才能抵住圍牆。“我們會繼續觀測一段時間,如果地質相對穩定了,我們會馬上撤掉警戒線,行人只需要走到墩子的位置繞一下就行了。如果沉降繼續,我們就讓施工方在沉降嚴重的地方再修建墩子。”
    陳館長同時表示,這些都是臨時措施,待六朝博物館工程進行到正負零,也就是地下施工結束後,總統府將邀請專家,對那堵圍牆進行加固。加固之後,那些墩子也會全部拆除。“至於為何不在六朝博物館開工前加固,是因為不能確定施工會對圍牆造成多大的影響,只能是在施工中進行觀測。因為墩子給市民通行帶來不便,還望市民諒解。”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