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葉封弟
日期:2016/12/14 18:39:30   編輯:古代建築史桐葉封弟的故事
《晉祠志》載:“三晉之勝,以晉陽為最;而晉陽之勝,全在晉祠。”老百姓也常說,“不到晉祠,枉到太原。”位於晉水之濱的晉祠,最初是為紀念周代晉國的始祖,周武王之子唐叔虞而建;而其中的主要建築聖母殿則是為了奉祀武王的妻子,即周成王和唐叔虞的母親邑姜所建。
如果你曾留意過懸掛在聖母殿中的一些匾額,“惠普桐封”、“惠洽桐封”、“澤溥桐封”——它們都在講述著同一個古老的故事——“桐葉封弟”:
西周初年,周武王平定天下之後不久便去世了,他的兒子姬誦即位,也就是歷史上的周成王。當時周成王尚年幼,所以朝政大事暫由他的叔叔周公掌管。
據《史記晉世家》記載,有一天,周成王和他的弟弟叔虞在一起玩耍。成王在梧桐樹上摘了一片葉子,削成一個上尖下方的玉珪形狀,然後交給叔虞說,我把它賜給你去做唐侯吧!玉珪是古代帝王、諸侯舉行隆重儀式時所用的一種玉制禮器,成王將玉珪授給弟弟叔虞,就意味著要封叔虞為侯。可是當時兄弟倆都還是小孩子,並不懂得這一點。
侍立一旁的史官把成王的這句話記錄了下來,並向他請求選擇吉日對叔虞進行分封。成王說:“吾與之戲耳”,我只是在和弟弟戲耍。史官說:“天子無戲言!言則史書之,禮成之,樂歌之。”意思是說,天子一言九鼎,說出來的話要被載入史冊,要舉行禮樂封典來實行。“於是遂封叔虞於唐”,唐地就在今天的山西境內。叔虞後以封地為氏,又被稱為唐叔虞。
唐叔虞死後,他的兒子燮繼位,遷都於晉水之旁,因改國號為“晉”,從此開創了晉國縱橫六百年的歷史。山西簡稱晉,也由此而來。
後人為紀念唐叔虞,在晉水源頭、懸甕山下修建了一座祠堂來祀奉他,取名“唐叔虞祠”,即今天的“晉祠”。“桐葉封弟”的故事就這樣流傳下來,“天子無戲言”所表現出的守信美德亦被人們千古頌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