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代建築史 >> 烙進生命記憶的滕王閣

烙進生命記憶的滕王閣

日期:2016/12/14 18:50:32      編輯:古代建築史

    滕王閣與黃鶴樓、岳陽樓合稱江南三大文化名樓,從出現的時間上來講,我想,三兄弟中的大哥大約應該是滕王閣吧。三大名樓的出名,都是因為有了文化名人的不朽名篇,順著名人的先後來排序,估計八九不離十的。黃鶴樓的出名是因為有了崔颢和李白,那是中唐;岳陽樓自然是因了范仲淹,時光已流逝到宋代;只有讓滕王閣走進萬千學子夢中的王勃,是初唐四傑,如此,老大就非贛江邊的這座樓莫屬。

    但王勃卻是名人中出名最早的。“童子何知,恭逢盛餞”,一個少年才子的飯局當場即興文章,讓這個飯局的飯香菜香和酒香,綿延千百年,並還將久久地綿延下去。

    三十多年前,我還是個中學生,讀到《滕王閣序》,便咽著口水趕到了南昌故郡的贛江邊,想實地考察,不知天高地厚地要寫這個著名文學故事的電影劇本。還自我打氣,人家王勃不就是年少而無畏嗎?咱憑什麼不可仿王勃而寫王勃?

    找到閣址,並沒有見到高閣,只有幾根水泥樁子,無聲地站在水邊,愣愣地迎接我這來自千裡外的懵懂朝拜者。找人打聽,得知高閣早就不存在了,現在正准備重建。適逢盛夏,江堤上的樹葉被烈日曝曬得耷拉著,附近人家的幾個光屁股小孩,在水泥樁旁游狗刨,後腿擊水“不懂不懂”地濺起水花。有不知名的白色水鳥在黃水的贛江上徘徊。順文章視角尋找,“南浦雲”和“西山雨”不見蹤跡。不遠處的八一公路大橋橫臥贛江,讓我歎息,如果實地拍攝的話這橋將破壞畫面,王勃時代哪來這樣跑汽車的公路大橋啊?我歎,大橋與江水齊飛,本人共樁子一愣。

    而迫在眉睫的發愣,還由於干癟的腰包。留下返程票款,若還想在江堤上留守三天,那麼,每天只有三大毛供自己揮霍。夏天,江堤可露營,工地上的自來水可解渴,但一日三餐飽肚的就只能每頓一毛一碗的涼面了。贛江邊來一戆人,戆人脾氣發作無人能敵:花了這麼大的力氣千裡迢迢跑來,豈有立馬打道回府的道理?即便餓,也是人生難得幾回餓,拼了小命死守它三天,看它無錢能將我怎麼樣!不是有“窮快活”一說嗎?咱就窮旅游一番也不錯。

推薦閱讀:

宜賓凌雲關被列為保護文物

埃及發現3500多年前地下古城

考古發現:失傳千年後重獲新生的唐宋“青瓷瓯樂”

曹操高陵考古隊回應熱點疑問

    第三日晚,終於是認命了,人家王勃能“千裡逢迎,高朋滿座”,咱形只影單,只有自己犒勞自己一回。不遠處有西瓜攤,攤中有切開的西瓜零賣,四指寬的一牙瓜,定價一毛,本人還是有能力消費一把的。別處的瓜,哪能與這裡的瓜相提並論?從經緯定位,這裡“星分翼轸,地接衡廬”,從時光溯源,這裡有王勃筆端的墨香一縷,逾千年而愈醇厚,這牙瓜尋遍天下也無覓處啊。“勝地不常,盛筵難再”,開心地米西了紅的,再不捨地齒剔紅後的白壁,不甜,卻清芬慰腑,又解渴充饑,最後,這烙著產婦肚皮上一縷縷妊娠紋一樣的瓜殼,嘎嘣作響,又磨磨蹭蹭地砺著我的喉壁,乖乖地填進了我的胃囊……

    走遍天下也難得一嘗的好瓜啊!

    好多年後,我應聘,由於僧多粥少,聘方撓頭皮面試出題,居然是要當場背誦《滕王閣序》,主考官振振有詞:讀中文的不能背誦這千古名篇,書是怎麼讀的?本人力拔頭籌,搖頭晃腦地快速背誦中,聞見一旁有人啧啧:呵呵,滾瓜爛熟。而我腦際飄過的清香卻是一牙西瓜送來。這瓜可是無須火煮也能熟,結在籐蔓上,只需給其時間,自然而然地就熟了,就甜了。就懸吊在生命記憶中,圓碩美妙如日如月了。

    再一次看到真的滕王閣,是人到中年後,從蘇州繞道南昌返鄂,中途專門去看過這座名樓。很遠很遠,就看到一樓的大門兩旁對聯,是毛體書就:落霞與孤鹜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問導游,是集字嗎?對方搖頭,說是老人家興致來了專門題寫。我沒有看到資料記載,但從書寫的章法,還有老人家的詩人氣質,我相信是專門題寫的。

    拾級登樓,浮想聯翩。我想到,上海詩人季振邦到滕王閣時,寫了一首《那只孤鹜》的小詩,極有味道,理解這座名樓其實是活在天下讀書人的心中的。已故北京作家劉紹棠給王勃改名了,叫他為“王四句”。兩句是“海內知己”句,還有兩句就是這“落霞孤鹜”句了。他的改名沒有絲毫的不恭。他是強調作家要有精品意識,許多人著作等身,但時光能記下的卻是零,王勃有了四句,足以垂名青史。

    但更多的芸芸眾生,是一句也沒有的,一字也留不下的,那就好好地仰慕前賢吧,好好地消費美好吧,如今,還讓我像當年那樣狂熱旅游幾乎是不可想象的。那樣的西瓜,今生也不可能再品嘗到了。但我畢竟曾經過,摸摸生命記憶中的烙印,也可暧昧地莞爾一番,不亦快哉。

推薦閱讀:

宜賓凌雲關被列為保護文物

埃及發現3500多年前地下古城

考古發現:失傳千年後重獲新生的唐宋“青瓷瓯樂”

曹操高陵考古隊回應熱點疑問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