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代建築史 >> 89塊蘇州金磚拍了950萬元

89塊蘇州金磚拍了950萬元

日期:2016/12/14 20:21:21      編輯:古代建築史

為數不多的金磚在民間流傳了下來。□記者姚永強攝
         昨天上午,“中國首屆明清御窯金磚專場”在西泠春拍中獨領風騷,89塊明清蘇州御窯金磚以950萬元(不含傭金)全部成交,開創了金磚專場在拍賣市場的先河。
      提供本次金磚拍品的上海收藏家周紀文介紹,昨天的金磚專場拍賣匯集了明代金磚24塊、清代金磚65塊,上至明永樂十七年,下至清宣統三年,時間跨度長達500余年。參拍金磚大都刻有名稱、尺寸、年號以及官員姓名、官職和窯戶姓名,還有尺寸、質量等款識,即使出於同一年號的金磚,但年款、官款、窯款又各不相同,品相精良,款識完整、清晰。“金磚成造維艱,合適者,往往十不得二,並有全窯無一磚可用者”,而據蘇州磚雕博物館館長孟強介紹,此次西泠春拍專場所呈現金磚,量多且品相整齊、完整,很少有破損和風化痕跡。
     也正因如此,金磚在本次拍賣上顯現了非凡的“戰績”,一塊上品的清代順治款金磚拍出了10萬元的價格,而一塊明代嘉靖款的金磚則拍出了28萬元的高價。更值得關注的是一對明永樂十七年款金磚,在多輪競買中以70萬元(不含傭金)高價成交。據提供本次金磚拍品的蘇州收藏家張棋介紹,他參考大量資料,鮮有明永樂年款金磚的身影。更難能可貴的是該對金磚品相非常完好。其中一塊不再留有款識,但“永樂”二字仍隱約可見,另一塊則款識完備,清晰可見“永樂十七年三月初五日”、“直隸蘇州府縣官典史歐祖黑窯戶高平曹多佳造”等款識,所以說這一對金磚有極高的價值。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