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建築石材的生命美
日期:2016/12/15 2:00:34   編輯:古建築結構1.石材就應呈現出本質美
每一種材料都有屬於自身的特性,有的材料就應該事光滑的、唯美的,如瓷磚、玻璃;有的材料就應該是質樸的、復古的,如
木材;而石材,我認為它就應該是粗犷的,自然的,無過多雕飾的。倘若把它表現得精美,難免會顯得詭異。人們應該充分尊重
每種材料的本質性,讓它發揮出真實的魅力。當代的石材建築,越來越多呈現的是石材的裝飾作用,而並非承重構造功能了。暫且不評價其好壞,但當代的石材已越來越不像石材了。石材裝飾不再以體量大為美,而是以薄為美;不再以自然純樸為美,而是以精致裝飾為美。我們在材料市場隨處可見的石材,已經變成了板、片,每一件都是一樣的模具,沒有一絲自然,沒有一絲土地的氣息,這還是石頭嗎?如果這樣,那麼石頭作為一種天然的物質的優勢已經沒有了,它和人造的玻璃、地磚等是同等的,沒有特殊性。因此,石材就應該有石材的樣子。或許它就應該是笨重的,大體量的,自然的,而不應該把它與其他材料一致對待。我認為,石材是有氣質的。傳統的石材就像《紅樓夢》裡的劉姥姥一樣,純粹、自然、不加修飾,生命力頑強;而當代的石材就好似林黛玉一樣,雕琢、精致、小心翼翼、脆弱。如果當代的石材發展趨勢如此,那為什麼那些驚為天人的作品,哪些偉大的石材建築,都是古老的,傳統的呢,而適於當代發展的現代石材的貢獻又是什麼呢?
2.傳統石材的現代案例表現
案例一:艾恩瑞奇建築師事務所———溫室和花園石材被分割成大小不一的塊狀,灌進了鐵絲網狀的石籠結構中,由於石塊的不規則使得堆砌過程中產生了或大或小的縫隙,空氣能在石頭之間自由穿梭。這樣的牆面就好比一個調溫器,能夠在全年內產生一個特定的小氣候:空氣穿過石籠並且停留在玻璃屋頂與石籠牆之間。由於這個原因,夏天內部變得涼爽了,冬天內部也變得相對暖和了。案例二:塞薩魯茲 - 拉利坎戈斯聯合事務所———人種學博物館低矮的玄武巖石牆在整體性上表現出一種原始、自然、質樸的情節,它們形成了一個景觀基座(。博物館室內非常質樸,是以一系列規則的直線形混凝土拱頂為組成,拱頂是由黑色的玄武巖石砌成,它們在承重承的同時兼顧展示自身本質的特質。
三、結語
在石材的內在含義被不斷改造的今天,石頭的未來會在一種什麼狀態下存在。現今的歐美建築,石材應用的越來越少,只有在現階段的中國,基於一種“特殊”的心理需求和低價的人工費用,石材才得以大量應用。隨著能源的危機與人力成本的提高,這種狀態能持續多久。在石材未來的應用領域,石頭的本身內在氣質需要被重視。我們應從另一些角度看石頭,它的色彩、形式、紋理都將被賦予新的含義,在不同的環境下,在不同的光線下,與人們的心裡有新的交流。這種材料在歷史的不同階段得到不同的闡釋,有歷史的,也有文脈的,但不管如何它的魅力依然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