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貢漆樹樂善坊,鹽馬古道上的驿站
日期:2016/12/14 18:49:12   編輯:古代建築史
漆樹位於自貢市自流井區漆樹鄉,樂善坊便坐落在漆樹鄉俞沖社區街道旁,始建於清鹹豐元年(1851),是自流井區現存體量最小的牌樓式石碑。解放後,由於漆樹鄉俞沖社區(漆樹凼)多次城鎮變化,土地產權發生變更,樂善坊所在地被劃為居民住房用地,樂善坊被作為隔牆修建在民居住房內,只余下寶頂留在屋頂外。全國第二次文物普查期間,樂善坊藏在屋內未被發現。
全國第三次文物普查期間,由於5.12汶川大地震,樂善坊所在的那戶民居房屋被震裂,業主為了建築安全,擬重建住房,在拆除危房後,這座藏於房屋內的樂善牌坊才終於得以重見天日,雖經百年,牌坊至今仍保存完好。
推薦閱讀:
甘肅會寧古墓群文物被盜挖變賣
武侯祠草堂入選中國傳統建築文化旅游目的地
貴州松桃寨英古鎮投資20萬元修復東門古城牆
銀川市文物保護范圍增至9555平方公裡
自流井區文物普查隊來到現場調查發現該樂善坊具有較高的史料價值,對其進行了數據采集登錄工作並上報。隨後自貢市文化局組織有關專家對漆樹樂善坊進行了現場考察、論證,一致認為該節孝坊保存完整,結構合理、建築嚴密,多種雕刻技法的運用,顯現了工匠的高超技術。與此同時,專家們還另有重大發現,在牌坊碑文中首次出現了“自貢”二字,是自貢市目前發現的最早出現“自貢”的文字記載,比此前最早記載“自貢”二字的公文(1911)提前了60年,是自貢市目前發現的時代較早,雕刻精美,建築特色非常鮮明的一座牌樓式石碑,對研究自貢的城市發展及演變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和文物價值。
推薦閱讀:
甘肅會寧古墓群文物被盜挖變賣
武侯祠草堂入選中國傳統建築文化旅游目的地
貴州松桃寨英古鎮投資20萬元修復東門古城牆
銀川市文物保護范圍增至9555平方公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