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豐青石板古街的平仄詩韻
日期:2016/12/14 18:43:29   編輯:古代建築史 走在歷經時光打磨風雨侵蝕凹凸不平的青石板老街上,時時踩踏出歷史的平平仄仄,進入古老悠長的時空縱深。
在古南街施工現場,在新鎮區火熱工地,我們在思考著這樣的一個命題城鎮的本質是什麼?是讓百姓安居樂業,這也是城鎮發展的根本目的。聯合國人居署在其發布的《伊斯坦布爾宣言》中強調“我們的城市必須成為人類能夠過上有尊嚴、健康、安全、幸福和充滿希望的美滿生活的地方。”
“謀定而後動”。睿智的安豐人,在拓展發展空間上,在新鎮區建設上下功夫,完善提升功能;打造特色,營造名鎮、古鎮氛圍,則從古街入手,由鎮政府主導打造成旅游拉動,三產帶動的功能區。按照全市統籌城鄉發展試點示范鎮的要求,堅持從鎮情出發,高起點規劃,高標准建設,大力度推進,實現統籌發展大跨越,進位爭先創新高。該鎮始終堅持突出規劃引領,科學推進統籌發展。按照城鄉發展規劃、資源配置、產業布局、基礎設施、公共服務、勞動就業和社會管理一體化的要求,編制和完善各個層次相互銜接配套規劃體系。由南京大學城市規劃設計院編制形成統籌城鄉發展規劃成果,對71平方公裡鎮域科學布局,突出“兩心、兩帶、多點”的空間布局。新鎮區和歷史街區建設凸顯歷史文化名鎮特色,實現古鎮底蘊與現代風貌相融合,彰顯明清風貌,水綠特色。致力打造江蘇沿海中部重要的商貿重鎮、工業強鎮、旅游古鎮和現代化宜居新城。
不少專家學者這樣評價安豐,安豐的建設不是簡單的“拆舊建新”,他們保護了不可復制、具有重要價值的歷史文化資源,安豐在建設中發現、保護歷史文化遺存,使之傳於後代有意義。
在安豐的采訪,記者感受最為強烈的是安豐地域文化對人們強烈的牽引力,和因保護歷史文化傳承而產生的寬松、愉悅的文化氛圍,這一切撫平了情緒的躁動,提升了和諧幸福指數,改變了人們的精神狀態,培育出積極向上的精神力量。
北牛家巷,74歲的萬維國老人自豪地指著已住過萬家四代人的木結構房子告訴記者,經專家鑒定,他家的房子是明末清初的建築,距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這裡的熱心居民還會主動帶你見識當代著名漢語言學專家周法高的故居,宋末元初的古建築。幫你了解汪氏建築群、曹家大院、陳氏大院等二三百年以上的歷史。
安豐的舉措更得到群眾的支持,我們在安豐鎮了解到,為了改善古街居民的生活條件,安豐鎮已經先期投資新建小區,將居民搬遷至新區。“老屋這麼多年衰敗得嚴重,再不修繕就要倒了,把老屋給政府征收,而我們則住進了高樓,這實在是一舉雙得的好路子。”一位老人告訴記者,沿街商鋪本來就不適合做居家住所,加之古街房屋都是磚木結構,因為電力老化,居民每天都過得提心吊膽,住在這裡的生活質量並不高。
安豐人都清楚地知道這樣一個事實:充分開發和利用安豐古鎮的歷史文化資源,以提升安豐鎮在蘇北城市中的知名度和生態旅游價值為目標,保護安豐古鎮的歷史文化和古建築群落,適當注入商業產品,發展古鎮旅游,將安豐古鎮打造成為集旅游、居住、商業、文化娛樂為—體的環境優美、交通便捷的歷史文化名鎮,帶動當地居民創業致富。
當有一個千年歷史的古鎮,恍然揭開“世外桃源”的蓋頭,同現代社會對話之時,古鎮的“古”與現代社會的“新”相碰撞,保護與開發、文化與商業、傳統與現代……一場“辯證”的思考與實踐,在小橋流水間上演。到年底,古南街的修繕工作將全面鋪開,安豐這座千年古鎮正加速煥發新的活力。
推薦閱讀:
頤和園變遷札記
宜豐大山深處的神秘千年古村
山西上莊古村天官王府
廣東河源古村落——大長沙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