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代建築史 >> 烏茲別克斯坦的絲路古城

烏茲別克斯坦的絲路古城

日期:2016/12/15 0:25:18      編輯:古代建築史

   

烏茲別克斯坦地處中亞地緣中心,是古絲綢之路上的重要國度。

一、劫後余生的塔什干

 

       烏茲別克斯坦首都塔什干是絲綢之路重鎮之一,也是古代東西方文化貿易中心和交通要道。我國古代的張骞、法顯、玄奘都曾在此留下足跡。這座帶有神秘色彩的中亞古城至今仍保存有15、16世紀的宗教建築和陵墓。 如今的塔什干是一座新型的歐洲化城市。這裡街道寬闊,綠樹成蔭,地上交通發達,地下地鐵環繞。歌劇院、電視塔、運動場等大型公共建築和高層住宅造型明快,花園、廣場、噴泉、紀念碑錯落有致。

       這座蘇聯時期的第四大城市曾在1966年的大地震中遭到嚴重損毀。當時的蘇聯最高蘇維埃政府憑借計劃經濟體制的動員能力,舉全國之力進行災後重建,各加盟共和國共同組成最優秀的建築大軍,抽調最優秀的設計師隊伍,籌措資金及建材,晝夜不停奮戰,僅用五、六年時間就重建了這座劫後余生的古城。坐落在塔什干市中心的民族友誼廣場即為紀念這一友誼之舉而建。

二、歷史瑰寶撒馬爾罕

 

        撒馬爾罕是“絲綢之路”西段天山北路必經之地。這座古城與羅馬、雅典、巴比倫齊名,在古阿拉伯文獻中被稱為“東方璀璨的明珠”。亞歷山大大帝曾說:“我聽說的關於撒馬爾汗的一切都是真的,除了一點,它比我想象的還要美麗”。中國漢唐史書中有對稱為“康居”和“康國”的撒馬爾罕繁榮景象的描述。玄奘也曾贊歎撒馬爾罕的肥沃和富麗,看到“異方寶貨,多聚此國。土地沃壤,稼穑備植,林樹蓊郁,花果滋茂,多出善馬”。14-15世紀帖木兒征服該城並定為帝都。隨即他征集全國頂級的建築師、珠寶匠、學者等,將撒馬爾罕建成了一座美輪美奂的城市。為了保護絲綢之路的通暢,帖木兒還頒布法令打擊強盜。在他的統治下,撒馬爾罕成為當時享有盛名的世界大都市。城裡現存的列吉斯坦經學院、帖木兒家族墓、比比•哈內姆清真寺、沙赫靜達古墓群、兀魯伯天文台遺址等古建築物構造精巧考究,四周鑲嵌瑪瑙方磚,地面鋪以名貴石材,內飾為鑲金壁畫,所有的門窗和欄桿上都有精雕細刻的圖案以及阿拉伯書法,正是這些交相輝映、渾然一體的古跡,證明著昔日撒馬爾罕的文明和榮耀。

三、“博物館城”布哈拉

        有“博物館城”美譽的布哈拉是古絲綢之路的名城之一,曾在東西方貿易、文化交往中發揮了重要的橋梁作用,至今保留著許多當時的集市貿易遺址。唐代昭武九姓中的畢國、安國都是指布哈拉。隨著伊斯蘭教的傳播和盛行,布哈拉興建了上千座清真寺、神學院和其它祭祠場所,是當時著名的伊斯蘭教學術重鎮。布哈拉至今仍保存了許多中世紀的優秀建築,如夏宮、雅克城堡、卡揚宣禮塔、薩曼皇陵、波伊卡揚廣場、兀魯別克神學院、米利-阿拉伯伊斯蘭神學院等。這些古建築獨具匠心,極負盛名,無論從外觀造型,或是內部陳設和裝飾都保留著古風古貌。因此,該市古跡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例為世界文化遺產。

       有歷史的地方從來都不缺乏故事,布哈拉亦然。除了廣為流傳的阿裡巴巴與四十大盜和阿凡提的故事,據說布哈拉還是一千零一夜故事的發源地之一。如今,古老的清真寺、神學院、宣禮塔、磚砌的平頂民房和帶篷蓋的集市遺址隨處可見,充分顯現了昔日的繁華和貿易重鎮和宗教中心的地位。

       塔什干、撒馬爾罕、布哈拉等絲路古城不僅見證著烏茲別克斯坦昔日的繁華和輝煌,也承載著烏茲別克斯坦的悠久歷史和璀璨文化。

 

(來源;環球網)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