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代建築史 >> 最大的喇嘛教寺院-拉薩布達拉宮(清初)

最大的喇嘛教寺院-拉薩布達拉宮(清初)

日期:2016/12/15 2:05:37      編輯:古代建築史

最大的喇嘛教寺院-拉薩布達拉宮(清初)

  在拉薩市西約2.5公裡的布達拉(普陀)山上,是達賴喇嘛行政和居住的宮殿,也是一組最大的藏式喇嘛教寺院建築群,可容僧眾兩萬余人。相傳始建於公元八世紀松贊干布王時期,後毀於兵燹。清順治二年(公元1645年)起,由五世達賴重建,主要工程歷時約五十年,以後陸續又有增建,前後達三百年之久。

布達拉宮

  此宮依山而建,經過漫長的石磴道行至山腰,才到達宮的入口。此處帶箭窗的碉樓大部由白石砌成,僅在檐邊及石欄牆用白瑪草塗紅裝飾,外觀簡潔明快。上部中央的紅宮是整個建築群的主體,也是達賴喇嘛接受參拜及其行政機構所在,有經堂、佛殿、政廳、圖書館、倉庫、歷代達賴喇嘛的靈堂靈塔以及平台、庭院等,最大的經堂可容納五百喇嘛誦經。紅宮以東是達賴喇嘛的住所,位置較紅宮稍低,裝飾十分華麗。紅宮附近又設有佛像及佛具制造所、印經院、馬廄、守衛室、監獄和喇嘛住宅等。

  布達拉宮高二百余米,外觀十三層,實際只有九層。由於它起建於山腰,大面積的石壁又屹立如削壁,使建築仿佛與山崗合為一體,氣勢十分雄偉。在總平面上沒有使用中軸線和對稱布局,但卻采取了在體量上和位置上強調紅宮和色彩上前後形成鮮明對比等手法,因此仍然達到了重點突出、主次分明的效果。

入口門廊

  紅宮之上又建金殿三座和金塔五尊,陽光下金光燦爛,更加突出了這組建築的重要性。

  在建築形式上,既使用了漢族建築的若干形式(金殿屋頂、達賴喇嘛住所的裝修……),又保留了藏族建築的許多傳統手法(門、窗、脊飾……),這反映了兄弟民族建築形式的密切結合,也表現了藏族建築藝術的高度精華。

  此外,宮內尚有許多壁畫,對研究當地的歷史和藝術都很有價值。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