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代建築史 >> 炎帝神農氏的傳說

炎帝神農氏的傳說

日期:2016/12/14 18:40:05      編輯:古代建築史

 

炎帝神像

   傳說炎帝神農氏是上古時代三皇五帝中的一位賢聖的帝王,是中華民族的化身。我國許多史籍,如《左傳》、《禮記》、《漢書》、《荊州記》、《帝王世紀》、《水經注》、《括地志》、《漢唐地理書鈔》、《路史》、《大清一統志》等,都認為炎帝神農氏的出生地是厲山、列山或烈山,即今湖北省隨州市厲山鎮。據清同治《隨州志》記載:“列山上建有神農廟、神農井、炎帝廟”。相傳神農氏誕生於厲山鎮南九烈山第五座山頭半山腰中的神農洞。神農洞的附近有古廟一座,內供伏羲氏、神農氏、軒轅氏的塑像。隨州市厲山鎮距神農架林區只有兩百公裡,前者是神農氏故鄉,後者是神農氏長期生活的地方。至今,兩地的民俗風情、方言、有關神農氏的傳說故事,都大抵相似。兩地皆系炎黃文化的發源地之一。

    神農架民間關於神農氏的傳說故事極為豐富多彩,中老年人大多能講出幾個炎帝神農氏的故事來。炎帝神農氏在這一帶搭架采藥、懲惡揚善、為民謀利的事跡,在這裡家喻戶曉,人人皆知。僅1990年出版的《神農架民間故事集》一書,就收錄了與神農氏有關的傳說故事幾十篇。這些傳說故事表明,神農氏曾踏遍神農架的千山萬水:他架木為巢,供老百姓居住;他搭架采藥,編寫藥書,為民治病;他斗凶獸、懲惡人,弘揚了人間正氣;他教民稼穑、養蠶、紡織、種樹、采茶、制陶、制末耜、飼養禽畜、創集市貿易、作琴瑟、創歌舞,與民同樂,出現了太平盛世。

    在神農架,有一個流傳極廣的故事:一次,神農氏采藥嘗百草時中毒,生命垂危,他順手從身旁的灌木叢中扯下幾片樹葉嚼爛吞下去,用以解饑療渴。奇跡出現了,這幾片樹葉救了神農氏的命。於是,神農氏將這種樹葉命名為“茶”,並倡導植茶、喝茶。現代科學證明,茶葉的茶單寧等物質的確能抗菌殺菌、消炎解毒,而且具有防癌功能。然而,一些學者認為,神農架不可能有野生茶樹,只有雲南省才有,所謂神農氏在神農架遇茶解毒的傳說是無稽之談。

    神農架民間還傳說,神農氏在神農架采藥時,登上了具有仙境之稱的燕子垭、天門垭,繼而攀登回生寨,以便將回生寨的七十二種還陽藥記入他的紫竹簡——《神農本草經》。據傳說,這回生寨的還陽藥起死回生,所以稱之為“回生寨”。當神農氏在跨越回生寨中一座獨木小橋時,他不慎將《神農本草》竹簡失落橋下,此橋因而得名“失書橋”。神農氏正處在惋惜為難之際,忽然從碧空飛來一群白鶴,把他接上了天庭,成了“藥仙”。回生寨從此一年四季香氣彌漫,遂改名“留香寨”。1985年秋,筆者陪同文物工作者來到天門垭、留香寨考察,在留香寨下兩公裡處的紅河村發現了一座神農氏騎仙鶴上天庭的清代石刻雕像。這座石刻雕像,竟然與當地民間傳說完全吻合,實在令人啧啧稱奇。一些史籍方志描寫炎帝神農氏的形狀是:身長八尺七寸,聲音宏亮,額角很寬,眉稜圓而突出,胡須很多,鼻子很大,嘴唇很厚。這些特征正好與這幅騎仙鶴的神農氏的石刻像相同。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