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古鎮挖出石槽 施工人員疑為古下水道
日期:2016/12/16 18:17:45   編輯:古代建築中山古鎮挖出石槽 記者 徐元賓
重慶商報 記者 王尊 15:50 報道
“我們在老街挖泥土時,發現了一個石槽。這東西打鑿得很好,估計是古代老街的下水道。”今日,中山古鎮老街污水管網工程施工人員胡應明的一個意外發現,讓大家興奮不已。江津文管所表示,明日將趕赴現場鑒定。
今日上午,胡應明和工友在一起施工,當他挖開泥土至1.5米深處時,突然觸碰到一個堅硬的東西,用鐵鏟使勁鏟了幾下,上面的泥土開始脫落,胡應明驚訝地發現,這竟然是一個打磨得很規整的石槽。
據胡應明介紹,石槽呈傾斜狀,一頭高,一頭低,由於兩頭都深埋在泥土中,不知其全部長度。據目測,石槽可見部分長約2米,重約50公斤,高約20厘米,槽深15厘米左右。它凹面朝上,整體保存比較完整,石槽上的打鑿痕跡也清晰可見。
結合幾十年的石匠經歷,胡應明分析道:“石槽靠近河的一面要低一些,估計是引水槽。泥土下的石槽,內部、外部、低部都打鑿得很規范,確實很出乎意外。”古鎮老街的居民,覺得這是個稀罕物,都跑來觀望。大家紛紛推測其用途和年代,但石槽究竟成於何時,卻無人能說得清楚。古鎮上的老年人都說,從他們記事起,老街就是目前的樣子,從不知道老街下面還埋有東西。
江津文管所文物專家稱,中山古鎮始建於南宋,距今約900年歷史。由於該鎮地處歷史上的川、黔交界處,水陸交通便利,曾是當地重要的物資交流集散地。此次發現的石槽,有可能就是古時留存的下水道。明天,文物專家將前往現場鑒定其科學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