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代建築史 >> 江蘇省文物局開展《江蘇考古(2010-2011卷)》的編寫工作

江蘇省文物局開展《江蘇考古(2010-2011卷)》的編寫工作

日期:2016/12/14 20:20:44      編輯:古代建築史
     近日,江蘇省文物局向省內各市、各考古資質單位及各有關市博物館、考古研究所發出通知,開展《江蘇考古(2010-2011卷)》的編寫工作。此項工作旨在全面反映和記錄江蘇考古工作進程,系統總結考古工作成果,加強考古單位間的信息交流,促進江蘇考古學科的深入研究。編寫《江蘇考古》今後將作為省文物局的常規工作,每年編寫一本並正式出版。

  2010年元月至2011年12月,江蘇省經國家文物局批准的各類考古發掘項目共90項,這其中既包括南水北調、泰東河拓寬疏浚、西氣東輸等國家大型建設工程的考古,也包括高淳薛城遺址、新沂花廳遺址、張家港黃泗浦遺址等為了編制保護規劃進行環境整治而開展的主動性考古,還包括盱眙大雲山漢墓等由盜墓引起的搶救性考古發掘。在基本建設的考古中,城市考古一直是這些年我省考古工作的重點,南京、蘇州、徐州、無錫、淮安、鎮江、常州等地在城市建設和改造過程中,開展了大量的考古調查、勘探和發掘工作,南京大報恩寺遺址、鎮江雙井路遺址、揚州城遺址等考古發掘是其中的代表。盱眙大雲山漢墓考古獲得“2009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蘇州木渎春秋古城遺址、南京大報恩寺遺址雙雙獲得“2010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雙井路遺址和揚州城遺址曾分別獲得十大考古新發現提名,剛剛結束的泰東河拓寬疏浚工程和正在發掘的南水北調、金馬高速公路考古中,也有令人矚目的考古發現,說明江蘇考古兩年來取得了比較顯著的成果。
    由於考古項目均由我省的六家考古資質單位(南京博物院、南京市博物館、南京大學、南京師范大學、蘇州市考古研究所、無錫市文化遺產保護與考古研究所)申請,並由各考古領隊負責,各有關市博物館、考古研究所派員參與完成,因此,請各有關單位積極行動,按照省文物局的要求,在規定時間內完成相關稿件的撰寫與編輯,經各市文廣新(文物)局審核後提交我局統稿。《江蘇考古(2010-2011卷)》編寫提綱和2010-2011年國家文物局批准的考古發掘項目名單均已隨文件通知下發。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