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代建築史 >> 清末虎丘

清末虎丘

日期:2016/12/14 18:38:22      編輯:古代建築史

 

   這是清末虎丘山前老照片。田野小路上僧人步履匆匆;俗家人牽頭小驢放慢腳步,似乎在等待後面趕來的家人;那充滿滄桑的雲巖寺塔在群樹搖曳間越發顯得魁偉、傲岸。

    虎丘,原名海湧山,據說吳王阖闾葬於此,傳說葬後三日有“白虎蹲其上”,故名。虎丘占地雖僅三百余畝,山高僅三十多米,卻有“江左丘壑之表”的風范,絕巖聳壑,氣象萬千,有“吳中第一名勝”之稱。最為著名的是雲巖寺塔和劍池,高聳入雲的雲巖寺塔也是世界著名的斜塔,古樸雄奇,已成為古老蘇州的象征,劍池幽奇神秘,令人留連忘返。宋代大文豪蘇東坡“到蘇州不游虎丘乃憾事也!”的千古名言,使虎丘成為旅游者到蘇州的必游之地。

    除了風景之地,虎丘也是政治活動紀念地。明代崇祯年間,朝政腐敗,社會矛盾趨於激烈,一些江南士人以東林黨後繼為己任,在虎丘成立了復社。清末的南社以虎丘的張公祠為第一次社集地,兩個社團在虎丘有了遙遠的呼應,既是文人流風所被,民族氣節的同氣相應,也是一種地域文化精神綿延不絕的弘揚。現在虎丘則是蘇州民間重要的廟會活動之地,按時節推出藝術花會等活動,展演南北交融的民間文藝節目。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