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陽:城南街道清朝初年古橋
日期:2016/12/14 18:33:09   編輯:古代建築史歷經300多年風雨的李家橋
“這座300多年的古橋如果再不加以保護,也許會成為我們邵陽文物保護史上的一個遺憾。”5月23日,邵陽市大祥區城南街道東風村三組67歲的村民李保成指著村西頭的李家橋說。
據李保成介紹,李家橋是溝通大祥區面鋪鄉和原檀江鄉的一座石拱橋,四墩三孔,跨檀江而建,橋長約30米,寬約6米,建成於清朝初年,距今已有300多年歷史。
“且不說這座橋的建築藝術價值如何,僅僅從愛國主義教育的角度考慮,也該好好保護這座橋梁,因為它見證了日本鬼子侵略中國的歷史。”李保成說。
李保成介紹,李家古橋橋面的兩側,原先擺放著整齊的壓石。這些壓石都是用堅固的青石打造而成,每塊重約200公斤。1945年,東風村四面駐扎著侵華日軍。這些日軍看到李家石橋建築精美,就采用比賽往河裡推壓石的方式,對古橋進行破壞。“我父親告訴我,被日本鬼子破壞後,李家橋不再完整。”李保成痛心地回憶。
更讓李保成等村民痛心的,是今年有人來橋下炸魚時,將李家橋東頭的第二個墩子炸松了。“炸彈響後,我們村民趕緊跑到橋邊來看,發現東邊第二個墩子裡的石頭鼓了出來,橋墩變得松松垮垮,如果再有人來炸魚或發生洪水,橋梁就可能塌掉。”李保成憂心忡忡地說,“炸魚當時,我們就報了案,派出所把炸魚的人抓了起來,但聽說不久又放了。”
“現在這座橋的東頭連接著湖南省最大的太空蓮基地,西頭連接著面鋪鄉的‘百果園’。賞花和采果旺季都即將來到,一旦在旅游高峰期李家橋發生坍塌,後果不堪設想。”李保成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