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中國古代建築 >> 在萬壽宮巷附近的翹步街留下了一座清末民初的古建築

在萬壽宮巷附近的翹步街留下了一座清末民初的古建築

日期:2016/12/15 1:34:35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
 

周邊樓房的顏色為米黃色,而老式水塔的顏色卻是青瓦磚紅色,設計者已把老水塔變成了整個小區的地標性建築。夏布生產可追溯至東晉後期,距今已有1600年歷史。江西素有“夏布之鄉”之稱,有史料記載,在清末民初時期,全國各地的夏布多數產自江西。而南昌則成為夏布交易的一個集散地,來自五湖四海的布商紛紛聚集在南昌,洽談夏布生意。南昌是一座擁有2200多年歷史的文化名城,在萬壽宮巷附近的翹步街,留下了一座清末民初的古建築――夏布會館,迄今已有百余年歷史,見證了南昌夏布文化的輝煌。為配合南昌的地鐵建設,中山路沿線不少建築被拆,擁有百年歷史建築的夏布會館也面臨被拆的命運。

    據翹步街附近的老街坊介紹,館內有三廳、兩廂,原設有收購夏布的客房、辦公房和倉庫共十余間。自從新中國成立後,夏布會館就改成了民宅。不過,隨著近些年南昌城的發展變遷,中山路地鐵施工的展開。同時也是在翹步街居住了40余年的老街坊,聽說百年老宅夏布會館已經被拆,特地趕過來看看,“我希望夏布會館的牌匾能保存下來。”南昌市文化局文物處了解情況,該處處長連小建表示,青瓦文物保護單位分為縣級、市級、省級和國家級,夏布會館並沒有達到文物保護單位的級別,如果是文物保護單位就不能隨便拆了,需要經過很多程序。彭康清說,他最擔心的是,在拆了夏布會館後,連這個百年老字號的招牌都保不住。彭康清認為,夏布會館是江西夏布文化的發祥地,是南昌清末民初時期的一個繁華會館,具有文物價值和紀念意義,要得到妥善保護。

    “我小時候就是經常在會館裡玩耍的,現在它被拆了,尋找兒時記憶的地方都沒有了。應該是今年1月份被拆的,當時拆除時,很多住在翹步街的老人都哭了。這座上千平方米的夏布會館見證了清末民初時期,南昌是夏布商人的一個交易集散地,拆了怪可惜的。,“我希望有關部門把夏布會館的牌匾保留下來,好讓南昌這個知名的夏布集散地留下當年的歷史。”彭康清說。把夏布會館的青石牌匾收藏到館中,供廣大市民參觀,它是南昌本土文化的見證。”連小建說,翹步街的夏布會館是民國時期留下來的一個古建築物,門前的青石牌匾,刻了四個精美的楷體大字,有一定的收藏價值,“夏布會館是當年布料行當的一個聚集場所。

    南昌的夏布青瓦會館坐落在翹步街41號,至今已有百余年歷史,這棟存世的百年建築,反映了清末民初時期的南昌,是一個夏布商人交易的集散地,當年來自五湖四海的布商,為了配合南昌城市的建設發展,中山路開展地鐵施工,夏布會館也將被拆,給地鐵建設“讓路”。 都聚集在現在翹步街的夏布會館內洽談業務。希望夏布會館的牌匾能夠保存下來,給當年南昌夏布的輝煌時刻,留下一些印記。 來到南昌翹步街北端,便看到一座紅磚建築的老宅。原本車水馬龍的翹步街,現在只剩下幾位老人在曬太陽。記者在現場看到,昔日繁華的會館已被拆除,只剩下橫梁和紅漆門框。殘存的門樓下,堆滿了各種垃圾,占據了門前一半的街道。石匾表面光滑平整,自右向左刻有“夏布會館”四個楷體文字,精美的楷體字雕刻說明這裡曾是一座頗為講究的場所。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