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建築紀錄 >> 謎團重重:中國印學孤本在日展出失蹤

謎團重重:中國印學孤本在日展出失蹤

日期:2016/12/14 20:33:06      編輯:古建築紀錄
《西泠八家印存》

  據日本《中文導報》報道,中國印學寶典,具有突出歷史、藝術及版本價值的孤本原稿《西泠八家印存》和丁敬刻兩面印在2011年9月被日展會員、全日本篆刻聯盟副會長內籐富卿遺失。事件發生以後,盡管印存原持有人、在日華人丁如霞與內籐富卿進行了多次交涉,並提起訴訟,但這一事件至今沒有得出結果。

  丁如霞女士日前接受專訪時表示,《西泠八家印存》是家藏孤本,其價值難以估算,如果真正遺失,不僅是百年丁氏家藏的遺憾,更是印學界和西泠印社的重大損失。鑒於印存孤本的藝術價值和文物價值遠在數千萬日元以上,內籐本人堅持只賠償200萬日元,兩者相距甚遠。該事件得不到圓滿解決,可能留為中日文化交流史上一大污點,影響到中國藝術界對日本的信賴,也會影響到今後的中日文化交流。

  離奇失蹤

  為了推廣西泠印學、促進中日文化交流,《西泠八家印存》原稿三次在日展出。事出2011年8月5日,內籐富卿為舉辦“鑒古印社篆刻展西泠前四家書畫展”,向丁如霞提出借用《西泠八家印存》的要求。出於對日本書道界的信任和推廣西泠藝術的願望,丁如霞把八家印存和西泠八家之一的丁敬的一方兩面印無償借給了內籐。

  展覽會期為8月15日-21日,結束後一直未還。9月5日,丁如霞在一個古董拍賣會上見到了內籐富卿,催其歸還印存等借品,內籐答應9月10日去埼玉縣浦和上課時順路帶給住在川口的丁如霞。10日下午3時,丁如霞如約到川口車站,等了15分鐘,始終沒有內籐的聯系。丁如霞覺得奇怪,給內籐打了電話。沒想到內籐竟然在電話裡告訴丁如霞,物品丟了。

  據內籐富卿稱,他當天把原裝在黃楊木書盒內的印存和印章一起放在一個白色的紙袋裡,帶到浦和ROYAL PINES HOTEL的“讀賣文化中心”去上課。下課後,他帶著紙袋進了教室旁邊的廁所,把紙袋放在便池上面的架子上。用完廁所後匆匆離去,走到車站要給丁如霞打電話時發現手上沒拿紙袋,趕回酒店廁所,放著的紙袋不見蹤影了。

  內籐隨後到車站前的警察所做了失物申報,僅是填寫遺失單。丁如霞趕到現場後,向警察講述了失物的貴重,警察才和他們兩人一起去現場了解,卻沒有結果。內籐希望丁如霞再等幾天,看看失物會不會被送到酒店前台或是警察所,這在日本也是經常有的事。但是等候了三天沒有內籐的一絲消息,丁如霞感到擔心,打電話給內籐要求面談,提出在所借物品歸還前須要有抵押物。內籐先是拿出其他人的印刷品印譜做抵押品,丁如霞不接受,則內籐提出以賠賞200萬日幣了結此事。丁如霞感覺到內籐根本沒有誠意解決此事,案發的近1年後,向法庭提出了起訴。

  訴訟焦點

  懷抱著促進中日文化交流的願望,丁如霞一直都無償提供《西泠八家印存》用於展覽,但這次蹊跷的遺失事件導致損失慘重,也使得賠償問題浮出水面。

  據內籐所說,他把印存和丁敬刻兩面印放在白色手提紙袋中去教室上課,但在教室中沒有人看到過內籐拿了白色手提紙袋,所以丁如霞不相信內籐因遺忘而丟書的經過,於2012年7月委托律師向東京地方裁判所提起訴訟,東京地方裁判所也懷疑內籐有吞沒物品的嫌疑。要求內籐富卿在指定時間歸還孤本原稿。內籐心中有鬼,對於訴訟采取消極對應,即使接到了法院的通知書也拒不到場。2012年底,東京地裁一審判定內籐富卿應歸還“印存”原稿和印章,丁如霞勝訴。於是,法院對內籐家中和其事務室都進行了強制調查,沒有發現書遺失物的蹤影。

  因為第一階段訴訟要求原物歸還無果,同時感受到內籐的不誠實言行和卑劣態度,丁如霞不得不委托律師於2013年1月二次起訴,請求賠償。在評估了《西泠八家印存》和丁敬刻兩面印的藝術價值和歷史價值後,再加上曠日持久的精神賠賞費,原告方訴狀請求3000萬日元(約180萬元人民幣)的損害賠償。

  對此,內籐富卿於2013年1月16日也向浦和警察所提出“告訴狀”,竟以“受害人”的面目出現,申報2011年9月10日丟失了價值200萬日元這麼兩件的物品,要求警方調查追尋犯人。

  丁如霞表示,丟失了從先祖手裡繼承下來的珍貴遺物,非常難過。3000萬日元的訴訟賠償是根據對方的償還能力而提出的最低標准,實際上這本書的價值遠遠高於這個價。而內籐富卿說:把書弄丟是我的過失,感到非常抱歉。我心裡很想給予賠償,但這本書並不值3000萬日元——於是,該書的價值成了官司的主要焦點。

  謎團重重

  事件雖然已經發生了一年半,但事情的整個過程依舊撲朔迷離,疑點重重。丁如霞認為整個事件沒有人證物證,是最大的疑點。

  其一、丁如霞個人覺得“印存”丟失得很蹊跷,各種跡象表明這似乎是有人提前做好了局。

  其二、丁如霞指出,事發前後只有區區十分鐘時間,又是在閒人進出極少的酒店廁所,不容易丟東西。

  其三、丁如霞說,按照日本的習慣,一般丟失東西,95%以上都能失而復得,印存和印章,都是很專業的東西,不是行內專家一般不會了解其價值,所以拾到的人一般會交到警察所,拿走的幾率不高。   其四、丁如霞最不可理解的是,整個事件至今沒有人證。到目前為止,找不到人看到過內籐是拿著白色紙袋去上課、然後進廁所。

  綜上所述,丁如霞不排除內籐富卿有“賊喊捉賊”的嫌疑,寄望法院能做出公正的裁決,彌補損失於一二。內籐方面則堅持稱:即使法院強制搜查也沒有結果,因為已經丟失了的物品不可能失而復得。

  西泠印社執行社長、現年86歲的劉江先生得知事件後非常痛心,希望這件懸案能夠水落石出,得到圓滿解決,不影響到中日文化交流。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