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建築紀錄 >> 古鎮旁 罕見國營老鋪 老師傅獨守至今 半百修表店

古鎮旁 罕見國營老鋪 老師傅獨守至今 半百修表店

日期:2016/12/14 9:15:00      編輯:古建築紀錄
在當地人眼中,豐台區長辛店古鎮的緩慢發展,成就了“橋西鐘表服務部”延存至今。 古鎮旁 罕見國營老鋪 老師傅獨守至今 半百修表店 古鎮旁 罕見國營老鋪 老師傅獨守至今 半百修表店

    在當地人眼中,豐台區長辛店古鎮的緩慢發展,成就了“橋西鐘表服務部”延存至今。

    這家曾經旺極一時的國營鐘表修理鋪中,如今只剩下一位老師傅在堅守。這樣的老鋪面在今天極為罕見,置身其中仿佛時光都會倒退50年。但日子一天天過去,老鋪隨時可能和他的老粉絲們告別。

    老鋪面

    青磚鋪房 每天仍用門板“看家”

    說起陳莊大街,很多人感到陌生。記者近日來到古鎮看到,這裡緊鄰著名的二七機車廠,與古老的長辛店大街僅隔條鐵路。近些年,除了當地居民,很少有人會留意這間老鋪。

    鋪面外未懸掛牌匾,看上去與普通人家沒有兩樣,只有玻璃窗上褪色的即時貼,透露出那裡“修理各式鐘表”。

    立夏後的街巷變得燥熱,走進位於陳莊大街11號的橋西鐘表服務部,老房獨有的陰涼如綠豆湯般解暑。

    老鋪房由青磚砌築,荒草從屋頂瓦礫的縫隙中鑽出來半米高。木質的櫃台,邊角已經被磨得圓潤發亮的修鐘表用的專業案桌,幾把歪歪扭扭的椅子,老式鐵皮保險櫃…… 把12.5平方米的鋪子填得滿滿當當。就連每日關門歇業,也還用著老式門板。

    鋪子裡沒有電話、沒有手機,只有隨時間逃走的鐘擺聲,陪伴著櫃台後端坐的饒增祥在這裡度過了49年。

    老師傅

    貨真價實 已從學徒工變成老者

    時鐘撥回到1963年。15歲的饒增祥來到這家國營鐘表服務部,開始了他的學徒生活。一晃半個世紀過去,當年的學徒工已變成白發蒼蒼的老者。

    饒增祥告訴記者,老鋪少說有50年的歷史了。改革開放前的大鍋飯時期,鋪子裡有6位師傅,面積比現在大一倍。但如今,只剩他獨守在此。

    擦油泥、換表蒙子、給表帶調松緊…… 這些常規修理項目,饒師傅每次收取10-20元。

    有一回,一位顧客在市區花80元換了個表帶,後來到老饒這一瞅,同樣的東西才20塊錢。饒師傅解釋說,長辛店地區老人多、平頭百姓多,“要(價)太狠沒那個必要。”

    在老鋪周圍,沒有商鋪林立,上門的多是老顧客,不是抱著老鐘,就是戴著老表。

    饒師傅算了筆賬,每月房租加電費給房管所交400元,能有五六百元的盈余就很不錯,好在他每月還有2700元的退休金,家人說就圖讓他退休後有個事做。

    從事長辛店文化研究的尹喜軍介紹說,在當地流傳這麼一句話 曾駐扎在此的日本兵如今回來都能找到當年的住處。可見長辛店發展的緩慢,同時也使得老鋪得以延存。

    但饒師傅透露,他已經64歲了,不定哪天就回家看孫女去了。他沒帶過徒弟,接班人怕是難尋,老鋪還能走多遠?是個未知數。

    饒增祥15歲來到橋西鐘表服務部,一待就是半個世紀

    近日,有市民專門從看丹橋附近抱著自家百歲高齡的座鐘來找饒師傅修理

    老鋪少說已有50年的歷史了,如今每天還用著老式門板“把門”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