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建築紀錄 >> 上海電影博物館還原百年榮光

上海電影博物館還原百年榮光

日期:2016/12/14 20:33:02      編輯:古建築紀錄
      上海電影博物館位於徐匯區漕溪北路595號,設在重建的上海電影廣場主樓,樓前的雕塑為上海電影制片廠的標志。
上海電影博物館建設中的4D藝術影廳。
  昨起試運營一周  6月16日正式開館

  讓觀眾和電影人期盼許久的上海電影博物館即將於6月16日在漕溪北路原上海電影制片廠的舊址上開館。雖然整個博物館還處於緊張的布置期間,昨日,博物館辟出一、二層的互動區域,讓電影迷提前嘗鮮。
    不少參觀者第一印象是:“這個博物館很新潮。”博物館的多媒體互動區域受到參觀者的喜愛,讓其身臨其境地做一回導演、演員或攝影師、錄音師,真切地體驗一部影片從創意到攝制完成的全過程。記者也通過實地探訪大致了解了電影博物館的全貌以及未來可能受到參觀者追捧的看點。
    據悉,上海電影博物館布展將在6月5日完成,6月16日上海國際電影節期間正式對公眾開放。博物館位於漕溪北路蒲匯路交界的上海電影廠內,設在重建的上海電影廣場主樓,展示面積達1.5萬平方米,分為四大主題展區、一座4D藝術影院等,首輪展出的展品將達3000件。屆時博物館會配備解說員,同時也有語音導覽可以供給參觀者。目前票價尚未確定。同時,專門放映藝術電影的4D藝術影廳,放映期間也會單獨收費,但票價將比一般市場票價優惠。
    體驗電影幕後世界

  昨日上午9時,上海電影博物館官方微博發布了一條消息,“上海電影博物館於5月19日—5月25日每天上午9:30-10:30進行限時限流試運行,博物館將開放2個樓層展區以及4D影院,親愛滴朋友們,想到上海電影博物館先睹為快嗎?每天只有100個名額哦,先到先得,趕緊來吧。”微博一出,引發關注。
    記者了解,昨日前往參觀的觀眾人數在50個左右,因為事前沒有宣傳,前來參觀的觀眾們中,有的是密切關注上海電影博物館動向的粉絲,也有的正好是路過進來一探究竟的。為何如此低調?上海電影博物館負責人告訴記者:“正好是上海科技周,博物館適當做開放,讓觀眾事先看到,也讓運營團隊有個預熱。”
    昨日記者也來到試運行的區域。一踏進電影博物館大門,就會發現天花板上吊著各種“奇形怪狀”的東西,有老爺車、三輪車、老式照相機、自行車……但只要安插在各個角落的攝影機有序地旋轉拍攝,這些常見的老上海舊物可能就會在光影下變幻出李小龍的經典電影畫面。
    位於一樓的4D影廳則是最吸引眼球。廳內的立體電影和動感特效裝置,具有風、水、閃電、滾動、震動等四維觀影感受。從昨日提供的《雷神》、《地心歷險記》兩部電影的預告片試映看,效果頗為震撼。有位年長的觀眾在觀影後直呼:“有點吃不消,這個太刺激了。”據悉,上影集團已與美國科視公司、杜比公司、安恆利公司和香港AACE等國際領先影視技術公司達成了合作計劃,共同打造上海電影博物館4D藝術影廳國際化電影技術合作機制。
    而博物館二樓展區名為“體驗,電影工廠”,讓參觀者身臨其境地體驗一部影片從創意到攝制完成的全過程。在電影博物館的二樓,有一個擬音工作室。利用彈簧、鐵片、紙片等簡單道具,就把槍聲、風聲、雨聲模擬出來。一旁的後期工作室,觀眾可以將電影的5個片段親自重新剪輯,以達到不同的蒙太奇效果。另外一個區域裡,觀眾可以通過親手嘗試來理解,影片中費納奇鏡、余像、定格動畫、莫特鏡等電影裡用到的專業技術。這些互動項目外,這裡還有美影廠工作人員的辦公室。觀眾可以透過玻璃窗,看到美影廠畫師的每一項工作。有觀眾表示:“幕後的故事搬到幕前來了,蠻有意思的,像工業旅游。”
    生動再現上海電影歷史

  博物館的其他區域還未對外開放,一些技術人員在不停地調試多媒體、燈光、聲效,“這個聲音太響了會不會嚇到觀眾。”“燈光閃爍間隔太長了,沒有效果。”“這裡的觸點反應比較緩慢。”一位正在調試的工作人員表示,因為預計到開館後觀眾的熱情,所以要萬無一失——博物館每天將開8個小時,多媒體互動項目損耗很大,燈泡、投影可能3個月就要換一批,運維費可觀。
    昨日,記者還提前走進還在布置中的三層和四層展廳。電影博物館共有四層,游客由直達電梯到達第四層後,開始由上往下參觀。一出電梯門,眼前一條燈光鋪成的紅地毯,踏上紅地毯的一刻,兩旁亮起攝影記者們的剪影,伴隨“喀嚓咔嚓”聲,閃光燈此起彼伏,能讓參觀者感受到明星一樣的光環和榮耀。
    四樓張貼著各個時期的經典電影海報,有《女籃5號》、《51號兵站》……參觀者可以隨著這些懷舊的記憶展開電影之旅,在上海電影博物館的電影溯源展區,可以看到電影一路從1895年的上海徐園,走向浦江飯店,再進入首個“活動影戲園”的實景模型。作為“舶來品”,電影從中國江南園林,走入西式飯店,最終有了自己獨立的放映場所,極富戲劇性。“大師風采”、“星耀蒼穹”兩部分則展示上海電影人的生平介紹及工作與生活的場景,包括謝晉的工作室、白楊的客廳……
    博物館的第三層樓是美影廠的互動體驗區,將帶給小參觀者獨特的交互式體驗。展櫃裡擺放的是《葫蘆兄弟》、《黑貓警長》、《大鬧天宮》的珍貴手稿。展櫃設計低矮,方便兒童浏覽。
    在互動體驗區,有一排小巧的L形舞台,牆上掛著屏幕。只要孩子們站在舞台上,攝影機就會通過軟件程序自動把背景“摳掉”,讓孩子們在屏幕裡看見自己身處各種童話片的場景中,還能身披紅色披風,當一回超人。在互動體驗展廳的另一側也有一塊屏幕,會自動播放兩種語言的譯制片電影配音。地上設有兩塊腳印狀的感應區,游客可以通過左腳和右腳分別激活不同的感應區,“踩”出普通話或者上海方言。此外,在配音室,游客還可以根據屏幕中播放的影片,隨興當一回配音演員。
    費穆《孔夫子》劇照將亮相

  據悉,博物館30多萬件的藏品將陸續展示,首輪展覽將只選取其中的3000件藏品。博物館將於6月中旬對外開放,究竟什麼才是上海電影博物館的鎮館之寶?館方暫時保密。不過,經過現場走訪,記者已能略知一二。比如動畫鼻祖萬籁鳴為《大鬧天宮》繪制的分鏡頭台本、夏衍的手稿、謝晉《芙蓉鎮》劇本、“動畫中國學派”的單線平塗機等,它們都是中國電影史上不可或缺的史料和實物。
    其中最受關注的,屬知名電影導演費穆在1940年執導電影《孔夫子》期間的一批原始劇照,它們前不久被發掘,將成為博物館的一大亮點。這部電影拍攝時,恰逢上海深陷抗戰烽火,影片短暫上映後膠片便不知去向。直至2011年才在香港被重新發現,轟動影壇。據工作人員介紹,這批原始劇照的數量並不多,約十幾張,雖是黑白照片,但保存較好,可清晰分辨影片大量戲份在攝影棚內取景,舞台感很強,服裝和造型的細節也顯露無遺。專家認為,劇照“重見天日”,對研究費穆和中國早期電影具有“恐龍化石”般的價值。
    另一件值得一提的“寶貝”,是一台1930年代的電影攝影機。據專家鑒定,這台Newwall牌35毫米電影攝影機,屬於早年執掌中國半壁影壇的聯華公司。作為電影史的“見證者”,這台攝影機也成為不可多得的遺產。在上海電影博物館制片與技術展區,百年來不同歷史時期的電影攝影機已經列隊完畢,它們默默訴說著中國電影故事,將等待中外影迷檢閱。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