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建築紀錄 >> 中國古建築-照壁

中國古建築-照壁

日期:2016/12/14 19:22:13      編輯:古建築紀錄

照壁是中國古代漢族傳統建築特有的部分。明朝時特別流行,一般講,在大門內的屏蔽物。古人稱之為:“蕭牆”。因而有蕭牆之說。在舊時,人們認為自己宅中不斷有鬼來訪,修上一堵牆,以斷鬼的來路。因為據說小鬼只走直線,不會轉彎。另一說法為照壁是中國受風水意識影響而產生的一種獨具特色的建築形式,稱“影壁”或“屏風牆”。

照壁為中國漢族傳統民居建築形式四合院必有的一種處理手段。風水講究導氣,氣不能直沖廳堂或臥室,否則不吉。避免氣沖的方法,便是在房屋大門前面置一堵牆。為了保持“氣暢”,這堵牆不能封閉,故形成照壁這種建築形式。

照壁具有擋風,遮蔽視線的作用,牆面若有裝飾則造成對景效果。

照壁可位於大門內,也可位於大門外,前者稱為內照壁,後者稱為外照壁。形狀有一字形、八字形等,通常是由磚砌成,由座,身,頂三部分組成,座有須彌座,也有簡單的沒有座。牆身的中心區域稱為照壁心,通常由45度角斜放的方磚貼砌而成,簡單一點的照壁可能沒有什麼裝飾,但也必須磨磚對縫非常整齊,豪華的照壁通常裝飾有很多吉祥圖樣的磚雕。照壁牆上的磚雕主要有中心區域的中央和四角,在與屋頂相交的地方也有混枭和連珠。中心方磚上面一邊雕刻有中心花、岔角在照壁牆的中央還鑲嵌有福壽字的磚匾或者是帶有吉祥一味的磚雕。著名的照壁有故宮的九龍壁、中南海新華門內的為人民服務照壁等。

有些家庭,為了裝飾點綴院落,也會在院落一進門處的正對面,修建一個影壁,也即是一堵磚牆。在正對大門的這一面,一般都有花卉、松竹圖案或者大幅的書法字樣醒目地放置影壁正面。上書“福”、“祿”、“壽”等象征吉祥的字樣。也有一部分影壁,繪上吉祥的圖案,如“松鶴延年”、“喜鵲登梅”、“麒麟送子”等等,給四合院內制造了一種書香翰墨的氣氛。也有的農家,采用“五谷豐登”、“吉祥如意”、“福如東海”的字樣或圖畫。這種影壁,設在大門之內的迎門處,有的是單獨建築的,有的是鑲在廂房山牆上的。影壁,也稱照壁,壁身都為正方形,四周用磚雕裝飾,中間的方塊為書法或者繪畫。照壁分為基座和壁身兩個部分,除去給庭院增加氣氛,祈禱吉祥之外,照壁也起到一種使外界難以窺視院內活動的隔離作用。

北京故宮內東西六宮,每組宮殿院落幾乎都有一座照壁,有的是木制的,有的是石雕的,也有的是琉璃制的。照壁上還有寓意吉祥的雕刻圖案,工藝甚為精堪。中國江南有些照壁中間磚刻或彩繪著一種怪獸,因他貪食無厭,在海邊看到初升的太陽,也想吞食,結果落水淹死。以此告訴人們一條哲理,凡貪得無厭者,最後都不會有好下場。

中國古建築照壁從形式上分,照壁有五種:


一種是琉璃照壁,主要用在皇宮和寺廟建築,最具代表的是故宮和北海的九龍壁。


第二種是磚雕照壁,大量出現在民間建築中,是中國傳統照壁的最主要形式。其中一些照壁的須迷座采用石料雕制,但極其罕見。


第三種是石制照壁,移建到北海公園的鐵照壁就是完全用石頭雕制的,民間很少出現。


第四種是木制照壁,由於木制材料很難承受長久的風吹日曬,一般也比較少見。


第五種照壁,磚瓦結構或土坯結構,壁身完全披蓋麻灰,素面上色,有的還雕嵌磚材圖案或文字,這一類照壁也不在少數。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