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李莊成為“來了就不想走的地方”
日期:2016/12/13 20:11:13   編輯:古建築紀錄
今年宜賓兩會,來自九三學社宜賓市委、農工黨宜賓市委的兩份集體提案,不約而同關注了宜賓市李莊古鎮。委員們認為,這座聞名遐迩的“萬裡長江第一古鎮”,與省內,乃至國內古鎮相比,開發、利用情況明顯滯後。委員們建議,深度挖掘李莊資源,把李莊整體打造成為全國特色名鎮。
現狀:李莊古鎮旅游配套不完善
李莊是國家級歷史文化名鎮,素有”萬裡長江第一古鎮”之稱。在這座擁有1460年建鎮史的小鎮上,有著極具歷史文化價值的“九宮十八廟”,也有被梁思成稱為“古鎮四絕”的“旋螺殿”、“魁星閣”、“百鶴窗”、“九龍碑”,還有能完整體現明清時期川南民居特色的十八條古街巷……還承載著著名的“抗戰文化”史。
宜賓市政協委員陳永紅是農工黨宜賓市委的一員,她曾經在位於李莊古鎮上的老宜賓師專念書,在李莊生活了很長一段時間。李莊的現狀,讓這位“老宜賓”著急。
“古跡故居亟待維護修繕,一些民居衛生狀況不如人意,一些街巷髒亂無序,對獨有的文化歷史資源的發掘、利用還不夠。”陳永紅說。
“東有周莊,西有李莊。”周莊的發展早就風生水起,文化底蘊厚不遜周莊的李莊古鎮,發展步伐也應該跑起來。因此,政協委員們建議,打造李莊古鎮,首先要盡快確定發展規劃。此外,配套建設也要盡快完善。
建議:引進民間資本等開發李莊
在整合李莊古鎮特色資源、打造特色旅游上,兩個民主黨派都提出具體建議。
“可增設自行車環景區游,也可與各戶外機構聯辦和組織‘宜李路騎游’,還可適時與體育局或企業聯合,定期組織宜賓—李莊‘環長江’大型自行車騎游競賽;或將游客參與性引入‘舞草龍’這類風俗活動之中等。”九三學社宜賓市委的提案還建議,李莊古鎮的開發可引進民間資本,加大開發力度。
而農工黨宜賓市委在提案中建議,宜賓可主動與當年客居李莊的大師、學者後人們聯系,歡迎他們回李莊憑吊先人,與他們共同構建名人紀念館、故居。同時,繼續深化與同濟大學的友好關系,除設立同濟李莊中學、同濟李莊醫院外,可以在李莊設立同濟李莊舊址紀念館、同濟大學學生社會實踐基地等。此外,在這份提案中還提出,要把李莊打造成“來了就不想走的地方”。(記者 陳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