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建築紀錄 >> 風雨蒼桑中走來的龔灘古鎮

風雨蒼桑中走來的龔灘古鎮

日期:2016/12/13 23:11:58      編輯:古建築紀錄

    重慶市第一歷史文化名鎮、國家4A級旅游景區——龔灘古鎮,位於阿蓬江與烏江交匯處的鳳凰山麓,是由烏江連接重慶的黃金口岸。據史料記載,明代萬歷年間(1573年)山洪暴發,垮塌的巖石填塞烏江而成灘,上下過往船只不能通行,逐漸形成古鎮,因當年這裡的居民龔姓眾多,故名龔灘。
    從1700余年的風雨蒼桑中走來的龔灘古鎮,建築格調獨具魅力,民族文化源遠流長,展示出崔璨奪目的歷史畫卷。兩公裡長的青幽如玉的石板街,起伏不平,蜿蜓崎岖,盤亘在烏江東岸,懸空托起氣勢恢弘的土家吊腳樓群,國畫大師吳冠中寫道:“是唐街,是宋城,是爺爺奶奶的家。”著名國畫《老街》便誕生於此。
依山傍水幽雅別致的民居,用杉木長柱或硬雜木將屋架托起,成為全部為木結構的吊腳樓。吊腳樓或鑿石為基,或壘石為礎,長長的柱頭或撐亂石,或繞古樹,高低錯落。吊腳樓柱間板壁可開門,可成窗,臨江一面的萬字格花窗更是獨具匠心,花樣百出,既可觀景,又可晾曬納涼。古色古香的大業鹽號、三教寺、川主廟、楊家行等古建築如藝術群雕,堪稱古建築史上的珍品。
    古代巴人文化遺址蠻王洞、東漢僰人懸葬、烏江纖道、南宋金頭和尚起義的鐵圍城遺址、太平天國軍隊為當地孤寡老人背水送水的“四方井”、筆落驚天的“驚濤拍岸”摩崖石刻、罕見的間隙噴泉、多姿多彩的民族風情,伴著許多優美的民間故事,使龔灘古鎮凸顯迷人的光環。
    龔灘古鎮是著名的影視拍攝地,《武陵山剿匪記》、《奇人安世敏》、《遠山的呼喚》、《趙世炎》等影視片把該鎮作為外景拍攝地。峨嵋電影制片廠用“烏江美景人未識,龔灘古鎮第一嬌”來贊美她。同時,龔灘古鎮還是著名的自然巖壁攀巖基地,2002年“五一”期間,曾在這裡成功地舉辦了龔灘國際攀巖挑戰賽,上演了一幕幕“絕壁上的芭蕾”。
    龔灘古鎮是烏江百裡畫廊的靈魂。走進龔灘古鎮,便走進歷史,夢回千年。重慶8月18日電 記者申燦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