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個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區在江蘇蘇州設立
日期:2016/12/13 22:55:04   編輯:古建築紀錄蘇州1月30日電 (周建琳 黃梅)蘇州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區揭牌成立。這在國務院首批命名的24個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中,蘇州是首個設立保護區的名城。
蘇州古城,歷史悠久,遺存豐富。自1982年國務院將蘇州列為首批24個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以來,古城保護的觀念在蘇州已經逐漸深入人心,並在許多方面都有過出色的表現。但受原有的行政區劃限制,古城保護涉及平江區、滄浪區、金阊區等三個發展主體,長期以來,古城規模化成片保護的格局始終未能充分實現,更由此帶來功能布局雷同、各自為政、缺少統籌等現象。申報建立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區,成為進一步加大古城保護力度,探索古城保護的一條新路子。
在當天的揭牌儀式上,江蘇省委常委、蘇州市委書記蔣宏坤致辭中表示,根據國務院、省政府批復精神,此次設立的蘇州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區與姑蘇區實行“區政合一”的管理模式,姑蘇區整體納入保護區范圍,實行統一規劃管理。保護區黨工委、管委會作為省委、省政府的派出機構,與姑蘇區區委、區政府實行“兩塊牌子一套班子”,對姑蘇區、蘇州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區實行統一的領導和管理。
“這是一件大好事,古城保護是一個整體,統一規劃、統一管理、統一實施,蘇州的古城保護會做得更好”,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專家、同濟大學教授阮儀三在接受采訪時對蘇州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區的揭牌成立賦予了很高的意義,稱蘇州的古城保護將上一個新台階。
長期關注蘇州的古城保護工作的阮儀三,更是直接參與了蘇州平江歷史街區的保護修復工作。在他看來,這些年,蘇州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工作在所有中等規模以上的城市中是比較好的,而且做的工作也最認真,這一認真尤其表現在限制古城建築高度、保護城市基本風貌以及留存物質、非物質文化遺產方面,“蘇州都有不少好的做法,值得推廣”。
但阮儀三同時也指出,多年來,受原有行政區劃的限制,蘇州古城保護的資源、規劃以及管理又受到很大的限制,“一條路修到一半,歸另一個行政區劃管轄,還要重新規劃,就是最典型的例子”,阮儀三說,三區(指蘇州市平江區、滄浪區和金阊區)合並成立姑蘇區,並成立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區後,這些問題都將得到有效解決。
據介紹,未來,蘇州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區,將突出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的職能定位。在機構設置上將把切實加強對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區建設的組織領導工作放在突出位置。保護區管委會對古城保護和規劃、歷史街區景區管理、文化商旅發展等,都將設置相應的工作機構,全面履行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的綜合管理職責,以加快構建統一的歷史文化名城保護體系,進一步健全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制度,更好地保護古城歷史格局、傳統風貌和優秀傳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