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式寺廟
日期:2016/12/14 17:37:27   編輯:古建築紀錄北京雍和宮鳥瞰
側看雍和宮萬福閣
藏傳佛寺的藝術特點:清代藏傳佛教建築藝術與傳統佛寺有許多不同,其表現力更為強烈、神秘。首先是寺院內容擴大,除了一般禮拜的佛殿外,有專門供全寺僧人念經的大經堂。因藏傳佛寺內喇嘛眾多,故經堂面積皆十分巨大。此外,寺院內還有喇嘛公署、僧捨、倉庫、供養塔、轉經廊等,集宗教活動、供養偶像、學習、生活、行政辦公等各方面內容於寺院內。其二,寺廟選址結合山勢者甚多,加之任何寺廟都有不斷擴建的過程,因此其布局多采用自由組合式,錯落交搭,不強調軸線關系。其三,主體建築群皆甚龐大,而且以其多變的形象去反映宗教構思,如曼荼羅、佛國世界、須彌山、大宮,皆是經常運用的意匠,因此在空間象征藝術上具有十分突出的成就。其四,大空間、大體量的殿堂建築促進了建築結構形式的創造。這時期的貼金柱、包鑲柱,以及無斗拱的多層梁柱框架體系都是木構技術的新創作,並形成了一大批著名的巨構,如普寧寺大乘閣、安遠廟普渡殿、雍和宮萬福閣等。其五,與元代喇嘛塔相對比,清代的塔型發展了一步。如北京北海白塔、西黃寺清淨化城塔、呼和浩特席力圖召喇嘛塔,以及西藏桑鸢寺四座喇嘛塔、承德普寧寺四座喇嘛塔等,皆各具特色。有的還組合成五塔、八塔,以及塔門等。其六,藏傳佛教在佛像雕刻塑造方面,多為神態恐怖的番像。同時殿堂內部應用了柱衣、幡幔、壁畫、唐卡、酥油花等作為裝飾,因此內部景觀更為神秘,不可捉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