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建築紀錄 >> 南京永慶庵大門朝東罕見 傳說與皇帝駕臨有關

南京永慶庵大門朝東罕見 傳說與皇帝駕臨有關

日期:2016/12/13 22:25:47      編輯:古建築紀錄

通訊員 高曉平

金陵晚報記者 周俊

在高淳縣桠溪鎮永慶村附近,有一座頗有名氣的古庵,它的名字叫做叫永慶庵,就位於永慶村荊山旁邊。據當地的村民介紹,這座古庵建於元朝,至今有近千年的歷史。這座古庵曾幾度更名,因為傳說與皇帝有關,所以古庵的大門是朝東而建的。

記者昨天了解到,永慶庵2006年被列為南京市文保單位,目前當地相關部門在保持原有風格的基礎上,正在對古庵進行修繕。

竹林深處有古庵

來到高淳永慶村,走到荊山山腳下,遠遠望去,就能看到一處正在修繕的古建築。在村民指點下,大家沿著荊山山腳下蜿蜒的小路來到竹林深處,永慶庵就藏身其中。村民楊春華告訴記者,為了恢復永慶庵的風貌,高淳當地相關部門正在對它進行修繕。

“古庵旁邊只有我家一戶人家,我算是古庵的守護人了,對它的歷史也算比較了解。”楊春華說,永慶庵原名永慶寺,聽上輩人說,很多年前永慶寺也叫金山寺,算起來有近千年的歷史。因為這裡有個荊山,金山寺因荊山而得名。清朝鹹豐年間,金山寺因戰火被毀。清朝末年,一位名叫宏根的和尚雲游到此,他見這裡風水很好,便在周邊的村莊四處化緣,在寺廟斷壁殘垣上重建了此寺。這座庵的建築是三間兩進,中隔天井,兩側有廂房,大部分是木結構,並采用了古典式的雕刻技巧,具有中國古典建築的風貌。

大門朝東很少見

說起永慶庵,在當地還有一個傳說,永慶庵的命名和古剎門朝東都跟皇帝有關。楊春華說,明朝嘉靖年間,當朝皇帝巡游到此與當地一女子產生感情,後來女子生下一子並考上狀元,這件事情後來被皇帝知道,為了尋找這位女子,皇帝派人前來打探,這位女子出家在離金山寺不遠的一座庵內,當皇帝前來與她見面時,她卻投身於火海中,因皇帝曾來到這裡,後來當地人把金山寺改名永靖寺,皇帝見此有意把靖字去掉改成永慶寺,後來有人把永慶寺改名永慶庵,據說就是為了紀念這位奇女子。

天下寺門多是朝南開,唯有永慶庵卻是大門朝東。來到這裡參觀的人都對此很好奇,其實,庵堂的大門朝東開,也與皇帝駕臨有關系。據說當時的門朝東意在向青龍而開,表示皇帝親臨此地,以便今後免遭火災。

當過養老院和宿捨

楊春華介紹說,自己的伯父曾經在永慶庵做過徒弟。“上世紀50年代後伯父還俗了,當地政府把永慶庵改辦成了養老院,後來又在這裡辦了學校,上世紀60年代,知識青年下鄉時還把這裡當成了宿捨。”楊春華說。

經過查閱資料記者了解到,高淳縣志上有詳細記載,永慶寺始建於元朝,清鹹豐年間毀於戰火。

據現場一名工作人員介紹,永慶庵有比較高的歷史價值,2006年被定為南京市文保單位,近年來這裡被列入國際慢城。為保護這座古庵,提升旅游景點,目前當地相關部門在不改變原狀的基礎上,對古庵進行修繕工作。“要保留住它的原汁原味,保留住它就是保留下歷史的痕跡。”工作人員說。南京3月6日電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