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迎接並順利通過10月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創建“畢業考”,溫州市日前邀請專家學者為創建工作“摸底”,走訪、探討溫州古城保護與文化遺產保護的現狀和發展。
溫州是我省首批公布的省級歷史文化名城,2010年重啟了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申報工作。3年來,溫州市高度重視名城創建工作,在街區保護整治、文物保護工程、博物館建設和非遺保護傳承體系等工作上統籌創建。
“三縱四橫”歷史文化街區的整治工作,自上月起已開始,計劃9月底前完成。這個古城街區保護工程,涉及滄河巷、倉橋街、城西街、公安路、鼓樓街、解放街、廣場路、康樂坊等街巷,按“多做減法、少做加法、梳理為主”原則進行。
“創建歷史文化名城,古城街區是亮點。成排成片的清末民初建築,完整地保護下來,在全省也是唯一的。”在這個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研討會上,專家們認為,溫州歷史街區特色鮮明、格局完整,不僅整體建築風格上保存較好,原住民的存在也保留了舊時城市生活風貌。建議溫州在重視明清、民國時期建築的同時,也需要關注保護。溫州歷史文化名人繁多,要將城市與名人典故相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