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建築紀錄 >> 文化的核心是為人之道

文化的核心是為人之道

日期:2016/12/14 8:54:44      編輯:古建築紀錄

 

    文化的核心是什麼?

    文化是人類活動之道的總和,主要包括為人之道和為事之道兩大部分,我認為,文化的核心是為人之道。

    為人之道是在處理人際關系中體現出來的。人際關系主要包括三方面內容:一是個體之間的關系,二是群體之間的關系,三是個體與群體之間的關系。處理個體之間和個體與群體之間的關系體現著個體為人之道,屬於個體文化的內容;處理群體之間和群體與個體之間的關系則體現著群體為人之道,屬於群體文化的內容。為事之道是在處理人與事的關系中體現出來的。這種關系包括兩方面內容:一是個體人與事(包括私事與公事)的關系,這體現著個體人的為事之道,屬於個體人的文化;二是群體人與事(亦包括私事與公事)的關系,這體現著群體人的為事之道,屬於群體人的文化。

    為人之道和為事之道都有三種類型:一是利己型(如奉行“人不為己天誅地滅”原則的個體人或群體人),二是利他型(如奉行“為人民服務”和“先天下”思想的個體人或群體人),三是互利型(如奉行“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和“互利共贏”原則的個體人或群體人)。中國傳統文化是這三種文化類型的綜合。

    為人之道之所以是文化的核心是因為:為人之道支配著為事之道。歷史表明,奉行什麼樣的為人之道,就必然奉行什麼樣的為事之道。例如,一個在人際關系上奉行利己之道的人,在人事關系上也必然奉行利己之道,或采取“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態度,或采取“利小小干,利大大干,無利不干”的行為准則;反之,一個在人際關系上奉行利他之道的人,在人事關系上也必然奉行利他之道,或采取“天下人管天下事”的態度,或采取“捨己為人”和“克己奉公”的行為准則。因此,我們在建設社會主義文化時應抓住為人之道建設這個核心,以“立人”帶“立事”,讓“立事”為“立人”服務。這也是“以人為本”原則在社會主義文化建設中的體現吧。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