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建築紀錄 >> 虎跑

虎跑

日期:2016/12/14 17:24:47      編輯:古建築紀錄

    虎跑原為大定慧寺和它的寺廟園林,位於杭州西湖白鶴峰下。這裡有虎跑泉、大定慧寺、滴翠軒、五代經幢、弘一法師塔等名勝。虎跑泉甘冽醇厚,被譽為“天下第三泉”。五代之前,這裡是大定慧寺之所在,此寺創建於唐元和十四年(819)。宋時曾改名法雲祖塔院,元代改建後恢復原名。明清時,又經數次改建、擴建,並形成兩組寺院,即虎跑寺和定慧寺。虎跑風景區,其實是虎跑寺和定慧寺的寺廟園林。這裡林木蔥郁,小徑迂曲,還有放生池。

    虎跑寺中軸線布局,入山門後過水池、小橋,向右上石級,迎面“虎跑泉”三字照壁,也是虎跑的一處標志性之物。若不上石級,緣水池弧形路走,便到寺的第一殿天王殿,殿前有半月形水池,再往前,就是大雄寶殿。如今這裡已改為茶室。殿後一個長方形水池,甚狹。水池後邊是山崖。定慧寺在虎跑寺之北,由大雄寶殿向北,有五百羅漢堂,其東是院子,院子對面是鐘樓,建築高聳秀美,也是虎跑的一個標志性建築。羅漢堂北的一個院子,便是著名的“虎跑泉”方池,泉水清洌,以其表面張力,可將角幣浮在水面。院北有桂花廳,廳西面有“虎穴”;廳東有滴翠軒,軒之東就是定慧寺的天王殿,如今這裡已改為商店。殿之北為大雄寶殿,今已改為餐館。

    虎跑這一處名勝,自古聞名,而到了近代,這裡又增添了文化內涵,著名文人李叔同(1880~1942)出家後就曾在虎跑寺修行(法名弘一),並重整律宗。這裡如今仍保留有他的故居。

    李叔同故居,樓下三間分別為他的臥室、書房和誦經室,樓上作為李叔同研究會辦公室之用。李叔同故居與紀念館聯成一體,互為輝映,使這裡的環境具有深邃的文化氣質。

    李叔同早年任教的杭州浙江兩級師范(1913年改名為浙江省立第一師范學校),是民國初年浙江一帶新文化的中心,這裡先後有魯迅、沈鈞儒、朱自清、夏丐尊、陳道望、李次九、劉大白等著名人士來這裡任教。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瓢濁酒盡余歡,今宵別夢寒。”一曲哀婉的《送別》,聽了令人潸然淚下。每當我們來到虎跑,來到李叔同故居,不免生出聯想,感慨萬千。

    虎跑還有弘一大師塔,位於虎跑後山,李叔同去世後,其靈骨部分在泉州,部分葬於虎跑。1954年,豐子恺與章雪村、葉聖陶、錢君,在虎跑為其安葬骨灰並建塔。墓塔建於桂花廳之西的山上。

    上世紀80年代,這裡又添“夢虎雕塑”一景,位於虎跑之西,此雕塑是根據“虎移泉眼”的民間傳說創作的,1983年完成。雕塑充分利用自然地形、山澗,把人物、虎、泉與自然山水及建築等融為一體。後來這裡便定為西湖新十景之一“虎跑夢泉”。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相關文章
    没有相关古代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