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建築紀錄 >> 江南佳麗地 運河塘棲鎮

江南佳麗地 運河塘棲鎮

日期:2016/12/14 17:20:56      編輯:古建築紀錄

    古老的京杭大運河,由北向南逶迤而來,象一條絢麗多彩的緞帶維系著南北大地。古鎮塘棲,就坐落於這京杭大運河的南端。如果把浙江諸多名鎮比作顆顆璀璨的明珠,塘棲便是鑲嵌在古運河畔分外奪目而耀眼的一顆明珠,其獨特的水上街市風貌和濃郁的歷史文化氣息,無可替代。著名文學大師豐子恺先生曾對她作出如此評價:“江南佳麗地,塘棲水鄉是代表之一。”

    夜幕下的塘棲

    夜色中的廣濟橋

    塘棲歷史悠久,始建於北宋,自元代商賈雲集,蔚成大鎮,明清時富甲一方,貴為“江南十大名鎮”之首。

    塘棲

    塘棲,有著深厚的文化積澱,文人輩出,書香傳世;塘棲,文物遺產眾多,廣濟長橋、郭璞古井、乾隆御碑、棲溪講捨碑、太史第弄、水南廟……默默向人們細述當年風采。


    夜色中的大運河

    塘棲“財貨聚集,徽杭大賈視為利之淵薮。開典、囤米、貿絲、開車者,骈臻輻湊,望之莫不稱財富之地,即上官亦以名鎮目之。


    夜色下的大運河

    塘棲名勝古跡遍布,依景稱"棲溪二十四景"。迄今尚存郭璞古井、乾隆御碑、水南娘娘廟等,還有橫亘古運河的七孔長橋--廣濟橋。


    七孔長橋廣濟橋

    橋全長78.7米,面寬5.2米,矢高7.75米,中孔淨跨15.6米。七孔,拱券縱聯並列分節砌築,橋兩坡各設石階80級。石欄板素面,欄板兩端為卷雲紋抱鼓石,共有望柱64根,四角望柱上刻覆蓮。

    廣濟橋

    廣濟長橋勢如長虹,造型秀麗,歷經500余年仍雄踞京杭大運河之上,成為歷史滄桑的真實見證,連同江南的富庶、繁盛,和著槳聲、船夫號子聲寫進了京杭大運河500年的興旺漕運史中。

    夜色下的塘棲

    塘棲,有著深厚的文化積澱,文人輩出,書香傳世;塘棲,文物遺產眾多,廣濟長橋、郭璞古井、乾隆御碑、棲溪講捨碑、太史第弄、水南廟……默默向人們細述當年風采。

    塘棲 

    廣濟長橋勢如長虹,造型秀麗,歷經500余年仍雄踞京杭大運河之上,成為歷史滄桑的真實見證,連同江南的富庶、繁盛,和著槳聲、船夫號子聲寫進了京杭大運河500年的興旺漕運史中。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