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蕩河陽古民居 探尋歷史遺風
日期:2016/12/14 17:20:37   編輯:古建築紀錄 河陽古民居
河陽古民居歷史文化保護區源遠流長,保護區內現存古民居建築群。河陽村號稱“煙灶八百、人口三千”,是個有著1100多年歷史的古村莊,河陽的水系、道路基本保持著元代村莊設計特色,現有十大宗族莊園式古民居建築群和十五座古祠堂。
滄桑的古城牆
有三教合一的宋代古剎“福昌寺”,元代的“八士門”及“八士門”前明太祖朱元璋御賜的石“稀罕”,古代的大橋、農具、家具、壁畫、詩句、匾額、雕刻,還有堪稱中國民間藝術一絕的河陽窗花剪紙,以及歷代農民義軍的遺跡,古色古香的民俗活動,構成了江南罕見的千年文化古村。
許多這樣的老屋
還有十座古祠堂,五座古廟宇,百棟舊弟共1500余間,乃是明清兩代所建,數量之多,規模之大,堪稱“江南一絕”。弄堂、街道、水系充滿古怠。風火山牆、馬頭牆毅然聳立,磚雕木雕復雜多樣,四合院、大天井、磚木結構、屋面雙披,自稱特色。主要院落,宗祠為前廳後堂,雕龍畫棟,名勝古跡密集。
沉重的歷史感
河陽村民94%姓朱,這裡山清水秀,民風古樸,至今依然是聚族而居,耕讀傳家,為江南罕見的古村落活化石。
灰色建築群落
河陽古民居的最大特點就是清一色的灰色建築群落,給人含蓄,委婉的感覺!古民居的建築很有特色,有的古宅弟大門前築有“園洞門”,門像園形像現代的園林建築,門上寫上“循規”、“映月”等字。古民居外牆建築最有特色的是答樵路,在這條路上有32個馬頭狀的牆頭,遠遠望去似像是一匹匹昂首的馬頭在仰頭長嘯,氣勢非凡。牆頭因此也叫“馬頭牆”。馬頭牆的特點是“黑瓦白牆,飛檐翹角,依山傍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