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建築紀錄 >> 梳理老街脈絡 復興古城文化

梳理老街脈絡 復興古城文化

日期:2016/12/13 19:04:56      編輯:古建築紀錄
林順清(中)、黃金電(右)與本報記者討論西街片區改造(陳小陽 林順清(中)、黃金電(右)與本報記者討論西街片區改造(陳小陽 陳起拓 攝)
  核心提示
  不久前,本報《百姓心聲通兩會》欄目根據微信網友的建言,推出獨家報道《莫讓“文都”變成“空心鯉魚”》,引發讀者熱議。與民意不謀而合,之後召開的全市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盡快啟動西街片區改造,推動泉州古城“三片一線”核心區的整體保護開發利用。
  如何通過西街改造,推動古城文化復興?本期“兩會三人行”,我們與代表、委員一起探討。 本期執行記者 鄭意凡 郭雅瑩
  【嘉賓名片】
  市人大代表、鯉城區發展和改革局局長 林順清
  市政協委員、民盟泉州市委秘書長 黃金電
  問題一:如何處理保護與開發的關系,讓古建築煥發活力?
  深度拓改提升文化內涵
  96339熱線觀點綜合:西街是閩南建築的集中地。關於改造,觀點呈現兩極,一些生活其間的居民,切身感受到危房破舊、設施不便,強烈要求成片改建,該拆要拆;而游客和熱愛古城歷史文化的專家、市民,則希望保護古街巷古色古香的原貌。
  林順清:西街改造是一個系統工程,既要修舊如舊保留歷史文脈,又要進一步提升整條街的品位。政府和規劃部門要專門去研究。我認為要盡量保留名人古跡,特別是市級以上文物保護單位,應保留歷史風貌;要向兩側深度拓展,不能只改“一層皮”;要考慮到改造後與市場的深度接軌,拓展有效空間,比如蔡國強的藝術館等民間館藏,還要配套商貿網點、旅游文化新業態,把西街改造成具有歷史文化特色的現代街區;還要將水電等市政設施的改造納入通盤考慮。
  黃金電:西街改造市裡要通盤考慮,梳理出哪些建築該修舊如舊,哪些該拆舊建新。此外,街區每座古大厝,每條小巷都有其歷史和典故,要把這些深層次的文化元素也挖掘出來,提升古建築的文化內涵,並且運用到保護開發中去。
  問題二:改造需要龐大資金,如何多渠道籌集?
  設立西街改造啟動金
  林順清:建議設立西街改造啟動金,從以下幾個渠道籌措:從歷年古城改造項目盈利部分提取一定比例作為基本金;把政府收取的土地出讓金和城市建設配套費拿出一定比例向西街改造項目傾斜;發動社會各界捐資;注重盤活西街,挖掘各種有效資源,發動社會進行冠名,或者定期推出一定數量整修後的房屋上市拍賣、出售或出租。
  問題三:如何發展旅游 打造現代商圈?
  為商鋪注入新文化元素
[email protected]:如果說開發商嫌限高影響收益率,可以進行復古步行街的改造,增加一些古香古色的客棧以帶動旅游經濟。將西街打造成連接東街跟中山路的又一黃金商圈,還望有關部門引起重視。
  黃金電:歷史上,西街是泉州繁華的象征,有著種類繁多的商鋪。今天要煥發活力,首先要明確有特色的定位,比如土特產、宗教用品、旅游紀念品、老字號等,引導商鋪轉型,打響有特色的賣點。還可以注入新的文化元素,古大厝改造之後,可以化身為音樂廳、茶座、咖啡廳、民俗展示館,並且引入南音、木偶、泉州講古等,結合民俗節慶活動,提高知名度和影響力。此外,要支持、規范和引導民宿客棧發展。
  林順清:要敢於大膽突破,特別是向內街縱深發展,引進知名藝術館和商貿業入駐,可以一站式滿足游客游、購、住等需求。設置好商貿業態的入駐門檻,現有一些不太合適的業態要引導其分流出去,打造特色街區。
  問題五:步行街設想是否可行?
  整體考慮順勢而為
[email protected]:建議以東西塔為中心統一附近商鋪的風格,建設步行街,西街教堂到甲第巷改成地下停車場,甲第巷有個歐陽詹故居,剛好搞成旅游景點啥的,多好。
  黃金電:在泉州,打造步行街的設想,市民已經議了很多年,比如中山路,但最終都沒有實現。因為步行街是需要交通條件支持的,它的後街應該有交通配套,這就涉及很大拆遷量。如果簡單地把西街改造成步行街意義不大,效果也不會太好。必須整個片區整體考慮。若能把開元寺周邊古街巷,如“三朝巷、舊館驿、井亭巷、象峰巷”等傳統建築較為集中的古街巷,按原貌加以修整,串聯起來,形成供游客行走覽勝的風情街區,效果可能會更好。
  林順清:還是應該等全部改造完成且繁榮起來以後,根據市場、人流和交通的需要,如果時機成熟,政府再適時提出。
  問題四:改造是一項大工程,從城市規劃建設的角度,如何推進?如何調動業主積極性?
  統一規劃統籌實施
  微信網友:建議市政府特別是規劃部門廣泛征求各方意見,制定古城整修的具體方案,在強化指導和引導的前提下,允許市民自行修繕、建設、開發、利用,走出一條全民參與的建設路子。
  黃金電:古城區建築的修繕,在審批上是有限制的,放開讓業主按自己的意願建設開發,可能出現難以維持原有風格,或突破原有規模的問題。所以最好由政府統一設計規劃實施,街區居民要理解和支持。
  林順清:十多年來,市、區兩級政府對古城區保護和改造十分重視,大部分街區都已陸續改造完成,目前改造進入深水區,剩下像西街這樣的片區都是難度較大且處於保護的核心地帶。因此,特別需要一份切實可行的規劃。此外,政府要成立強有力的領導小組,事權歸一,統籌全局。其中要吸納一定比例的文化、建築、城市規劃專家,成立專門的傳統建築施工技術隊伍。在調動業主積極性方面,建議出台政策,采取在城市新區異地安置或貨幣補償的辦法,減少古城安置房建設用地;對於納入保護復興片區或居住在保護建築內的居民,可借鑒金門傳統民居和揚州、蘇州文化名城的保護改造做法,采用獎勵、補貼、出借、合作、參與投資經營等形式,調動業主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也可采取產權置換形式,原房屋由政府收購或租用,分期分批修復利用。
  1. 上一頁:
  2. 下一頁: